摘要:职业院校是的使命是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技能人才,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中转站,也是很关键的一站,学校就成了培养的最后基地。对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观点提倡职业素养培养要结合市场为导向,与企业相结合,建立适应职业素养培养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尽早、长效的进行,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工程。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养思考
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
文/刘雪艳
职业素养是指走上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制度,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上你的处事方式,你的一些品质、为你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我们从事一定的工作、一定的业务或履行特定职责必须具备的专业的技能和职业操守的总和。职业素养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是职业人职业生涯成败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是职业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
一、职业院校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特殊性
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为国家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院校“提升素质教育,夯实职业道德,重塑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综合型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性人才。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
在很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理论轻素养” 的现象,这种现象虽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学校对传统的教学的观念转变不彻底还认为职业教育也应该灌输一定的理论知识。其次学校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够,很多学校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体育课程、语文课程、心理健康课程就是没有职业素养课。近年来我院也引进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可是效果甚微。再次,学校教育脱离企业文化。学校教师会向学生们讲述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至于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员工职业素养、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特色、工作模式、个人的追求、评价方式、组织纪律、竞争程度等方面的东西没有涉及。不是不想涉及而是老师都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企业的这些文化,更不用说传授给学生了。但是企业的要求是,工人的素质要比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要,比 如,企业招聘员工现在很看重学生的吃苦耐劳、坚强的意志、与人的交流能力、是否有良好的协作精神等职业素质。成熟的企业已经把工人的高素质修养放在了招聘的首位, 他们往往宁愿你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也不希望你不会做人、做事。职业道德的缺失、不达要求会毁灭一个家庭、更会毁灭一个企业,这是企业所不能忽视和容忍的。由此我们得出职业素养就是你敲开企业大门的钥匙,职业素养也是你职业生涯成败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代的职校生对职业道德的意识较弱,当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正开始接触专业知识,"逐步形成专业发展意向和职业生涯规划,处于职业素养教育的关键阶段。可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利己主义为中心比较严重,缺乏一定的集体团队意识,盲目性较强。因此我们现在的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了内在的人文素养。即使勉强就业那么在企业中也没有纵深的发展前景。这无疑对学生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可悲的。
二、培养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搭建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
学校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思路不清晰,还有的对概念、作用和认识不够,更有的是空白,只是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设置了思想道德课程,培养的方法非常的单一,没有专门培养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这个课程平台体系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课程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培养学生的多面性上着手。可以设置的课程例如:思想道德课、礼仪课、心理健康课、团队合作、职业沟通、自我管理、语文等素养课程。使得思想道德课、人文自选课和职业素养课都要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首先, 通过思想道德课教育引导学生, 使其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拥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通过人文自选课和职业素养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基础。同时,在日常教学、课外活动中注重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还要给每个学生建立素养档案, 把学生的日常诚信表现入档。
(二)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企业生产力和资产, 它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突出“职业”这一线索,以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为主要突破口,从而形成具有职业素养特征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因此,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是职业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
同时,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需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长期的结合形成的。让学生即使身在校园,也会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借助这一平台,广泛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企业的元素提升职校生的职业素养,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三)将职业素养培养与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相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具体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实现做中学,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通过像“企业人”一样的工作,在学校就接受了相关的职业培训,提高了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对社会的认识,知道自己职业的基本信息、基本要求、以及自己职业在社会的认可度,我还能在学校模拟与老板、与同事的为人处世技巧等方面得到锻炼。
在专业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中,更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通过设计的一些项目活动体现了企业的工作流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企业的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这种职业活动来实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得到认同,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学校如何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怎样调整专业设置都直接影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要充分使我们的教育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并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作出调整。
(四)创建长期的职业素养考 核评价体系,实现考核评价的科学化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 改变传统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现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考核的内容也从单一的理论考试转换为更注重技能和能力的考核,同时为每个学生在入学初都建立一个“职业素养档案”,通过对学生在校的全面观察,真实地、全面地、准确地记录学生的表现, 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客观准确的原始材料支撑。为毕业时综合评价每一个学生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数据,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信息,有利于在校生竞争机制的形成,但是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三、上述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早”抓
要培养职业素养要求教育者应该认清职业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源,不能单纯的认为职业素养就是职业礼仪,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从早做起,这个早不能等到学生快毕业时再开展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等一系列课程。因为学生在入学之初即使选定了专业但是对专业的深层次了解是不够的, 非常茫然,也不知道怎么去学习专业知识,在这个时候学校就应该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有关“职业”的指导,例如职业指导、职业咨询,开展一些测试来帮助学生进行今后的职业选择,让他们知道今后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进一步确立努力的方向,避免在学习中的盲目性。
(二)要从着眼于长期奋战。
所谓“长”就是要把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在整个教育期间不断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习惯、方向来适应今后的职业发展。作为学校在学生入校后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培养,例如不同学制开始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学第一年要进行“职业概念”的教育,巩固自己的专业思想,树立属于自己的职业观,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及课程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为今后步入职场做准备。第二年要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2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接下来就开展“职业行为习惯”培养,2培养学生具有诚信合作、爱岗敬业的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尽快让学生适应社会,2转变角色,2找到自己的职业位并“生根发芽”。
(三)要以点带面,形成加大职业素养覆盖面
职业素养的培养单靠学校孤身奋战是不行的,2要形成以学校为中心,2以点带面,企业为外援,实行“请进来”的策略,2邀请企业专家、专业人士担任新人入职培训指导,2学校进行模拟企业的入职培训模式,包含企业的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让学生逐步去适应其次学校应当积极把学生“送出去”,2主动联系企业,2共同建立实习基地,2为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打下基础,2也实现了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 职业素养的培养形成是一项长期系统而艰巨的任务,职业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全面的反馈机制来进行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龙余.航海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8).
[2]沈文英.论高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鸡西大学学报,2008,(06).
[3]黄坚,李君遐.用人单位:大学生职业素养欠缺相关教育亟待跟上[DB/OL].中国新闻网,2003.
(作者简介:刘雪艳,职称:讲师,学历:本科,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研究方向:中职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