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工学论文 ->水利工程
  •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饱水土及软岩地质问题研究与评价

    2015年8月21日 14:27 作者:彭正明
    彭正明
    "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甘肃兰州/'""""$
    摘要!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渠线主要穿越在黄土覆盖的中新生代凹陷盆地内" 穿越区广泛分布中新生代红色碎屑
    岩% 饱水土围岩! 软岩和极软岩隧洞的稳定问题是该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本文基于勘察资料" 对上述工程地
    质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评价" 并提出了工程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 饱水土( 软岩和极软岩( 稳定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3T1$/5555文献标识码! E5555文章编号! #)/!0!1)("!"#$#"%0""%%0"'
    5
    5 作者简介! 彭正明"#()1 年%$ # 男# 高级工程师&
    $%概述
    甘肃省引洮供水工程是解决甘肃中部旱区城镇
    及工业用水' 农村人畜饮水' 生态环境用水的大型
    跨流域调水工程& 工程线路长# 地质条件复杂& 二
    期工程渠接一期渠尾# 沿祖厉河与渭河两流域分水
    岭由西向东# 总干' 干渠以隧洞为主# 以渡槽' 倒
    虹' 暗渠等连接& 在黄土低山梁峁区沟掌地' 沟谷
    川台地部位# 黄土层底部分布饱水的粉质壤土' 粉
    质粘土层# 构成部分隧洞围岩# 存在饱水土围岩稳
    定问题- 渠线穿越黄土覆盖的中新生代凹陷盆地
    区# 区内广泛分布红色碎屑岩# 其分布广' 厚度
    大# 成岩程度低# 水理性质' 物理力学性质差# 属
    于软岩或极软岩# 构成大部分隧洞围岩# 存在隧洞
    稳定问题& 前人对黄土隧洞围岩的稳定性等已有研
    究# 本文基于现有勘察资料# 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方
    法对本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饱水土围岩稳定研究与评价
    &'$%第四系饱水土的分布特征
    饱水土主要分布在黄土低山梁峁区沟掌' 沟谷
    川台下部& 岩性为ikm
    #
    '
    ' Kk@ikm
    #
    ' 褐黄' 浅黄色粉
    质壤土' 粉质粘土层# 局部夹有杂色轻粉质壤土或
    砂壤土层# 厚#" ;/"2# 结构中密%密实# 具水平
    层理- 部分区域底部尚有Kk@km
    ! 重粉质壤土夹粉
    质粘土# 结构密实# 具层理# 土质不均& 上述部位
    地势低# 地下水位多处于上覆的hdkm
    !
    ' 黄土' ikm
    #
    1
    粉质壤土底部及以下# 水位以下的土体呈饱和
    状态&
    &'&%第四系饱水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 饱水土的土层结构及塑性特征! 饱水土围
    岩主要为ikm
    #
    '
    ' Kk@ikm
    #
    ' 褐黄' 浅黄色中' 重粉质
    壤土夹杂色粉质粘土' 轻粉质壤土和砂壤土薄层或
    透镜体- 局部为Kk@km
    ! 重粉质壤土' 粉质粘土&
    以硬塑土为主# 不均匀且不连续地夹有多层薄层状
    或透镜状软塑土& 一般粘粒含量较高的重粉质壤土
    或粉质粘土结构密实# 土体呈硬塑状# 岩芯多为柱
    状# 构成相对隔水层# 但本身含水量较高- 而粘粒
    含量较低的中粉质壤土及所夹杂色轻粉质壤土和砂
    壤土层相对持水# 构成滞水土体# 呈层状分布# 单
    层厚k;$2# 岩芯软塑变形# 局部缩孔严重& 地下
    水赋存于断续分布的滞水土体中# 多层滞水土体被
    硬塑状重粉质壤土所隔# 无统一的自由水面& 在地
    下水的长期浸润下# 土体呈软塑状# 处于饱和
    状态&
    "!$ 饱水土的粒度成分' 颗粒结构! 据颗分试
    验# 中' 重粉质壤土的颗粒组成! Z"&"/$22的
    颗粒含量#)&# ;!$&(:# "&""$ ;"&"/$22的颗粒
    含量$#&' ;$(&!:# ["&""$22的颗粒含量#)&#
    ;!(&%:# 不均匀系数NV_%&$ ;'#&## 曲率系数
    Nf_"&(" ;#&)#& 中' 重粉质壤土粉粒含量接近#
    重粉质壤土粘粒含量高# 而中粉质壤土的砂粒含量
    高& 土的矿物颗粒排列方式为支架排列和镶嵌排列
    两种# 以镶嵌排列为主& 显微结构类型以支架大孔
    ,%%,
    科研管理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第% 期
    半胶结结构' 镶嵌微孔半胶结结构及絮凝状胶结结
    构为主& 其中重粉质壤土' 粉质粘土的孔隙主要是
    小微孔隙# 水进入孔隙后无法自由运移# 弱透水#
    在低含水量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好# 但随着
    含水量的增加# 其水理性质和工程性质急剧变差&
    因此# 隧洞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含水量问题&
    "'$ 饱水土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饱水土中粘
    粒含量较高的m
    ' 重粉质壤土' 粉质粘土的天然含
    水量#(&" ;!'&(:# 略大于塑限# 土体呈塑流状#
    多处于饱和状态& 干密度#&'! ;#&)/L*f2
    '
    # 孔隙
    比"&(#! ;#&")## 液限''&' ;'/&$:# 塑限#(&%
    ;!'&$:# 塑性指数#'&$ ;#1&/# 渗透系数!&(!
    A#"
    @1
    ;"&"## A#"
    @$
    f2*-& 直剪试验N_!%&"$ ;
    ''&/"78K#
    2
    ! !(&' ; '"&!a# P-_ #!&!# ;
    '"&"(Q8K# K
    # @!_
    "&"/( ;"&#%#Q8K
    @#
    # 属低中等压
    缩' 微至中等透水' 非湿陷性土& 粘粒含量较低的
    中粉质壤土及夹层状的杂色轻粉质壤土和砂壤土的
    饱和含水量较高# 大于塑限# 多在!$:以上# 部
    分接近'":# 由于相对持水而呈软塑状& 据孔内
    十字板剪切试验# 软塑状态的粉质壤土抗剪强度N
    _#'&(% ;1&$78K# 可塑状态的粉质壤土抗剪强度
    N_1'&!) ;)!&''78K& 而Kk@km
    ! 重粉质壤土' 粉
    质粘土# 含水量比m
    ' 土略低# 干密度#&)' ;
    #&/)L*f2
    '
    # 孔隙比"&$$" ;"&)))# 液限'!&/ ;
    11&(:# 塑限#%&! ;!#&$:# 塑性指数##&) ;
    !!&)& 渗透系数"1&1$ ;/&$$$ A#"
    @$
    f2*-# 属低压
    缩' 弱透水' 非湿陷性土&
    "1$ 饱水土围岩中的地下水! 饱水土中的地下
    水主要赋存于薄层或透镜状不连续分布的杂色轻粉
    质壤土和砂壤土中# 该类土构成相对疏松的持水土
    体# 土体中有重力水渗出- 而重粉质壤土和粉质粘
    土结构密实# 虽处于水位以下呈饱和状态# 但土体
    中无重力水渗出# 构成相对隔水层& 土体中的水#
    矿化度#&'! ;!&//L*k# 以HU
    ! @
    1
    %Nk
    @
    %DK
    F 型'
    HU
    ! @
    1
    %bNU
    @
    '
    %QL
    ! F
    %DK
    F型为主# HU
    ! @
    1 含量达
    '/% ;##'1&/$2L*k# 对普通混凝土具有结晶型硫酸
    盐中%强腐蚀性&
    &'(%第四系饱水土隧洞围岩的稳定性评价
    构成洞身围岩的饱水土# 属极不稳定围岩& 施
    工开挖后# 处于临空状态# 土体应力状态变化# 发
    生松弛' 变形# 地下水渗流形态也将改变# 外围水
    体向洞内排泄# 水力坡度骤然提高# 在动水压力作
    用下# 土体结构改变# 强度降低& 稳定性极差# 自
    稳时间很短# 易发生顶拱塌方' 边墙滑动' 墙脚流
    土" 泥$ ' 底板鼓出等变形破坏现象& 严重时有可
    能造成流土" 泥$ 堵塞隧洞' 塌方冒顶& 饱水土隧
    洞施工难度大# 一期工程施工情况反映# 当围岩以
    相对隔水的粉质粘土' 重粉质壤土为主时# 基本无
    重力水析出或析出量很少# 且明显滞后# 粉质粘土
    呈硬塑状# 洞壁掌子面比较稳定- 而当以相对持水
    的中' 轻粉质壤土或砂壤土为主时# 重力水沿开挖
    面渗流" 局部呈线状渗流$ # 粉质壤土呈软塑状#
    在钢拱架喷混凝土支护紧跟且有短管棚保护的情况
    下# 掌子面也会产生小塌方& 若支护不及时或壤土
    含水量大来不及支护时# 多发生较大塌方' 冒顶或
    突泥& 建议施工开挖前进行排水固结# 开挖后及时
    支护# 必要时用超前管棚结合格栅钢拱架进行一次
    支护# 全断面加强衬砌& 施工中需严密监测围岩变
    形# 适时采取应变措施& 还应采用抗酸水泥&
    (%中$ 新生代红色碎屑岩类软岩问题研究
    与评价
    ('$%中$ 新生代红色碎屑岩类软岩的分布
    工程区的凹陷盆地内广泛分布中' 新生代红色
    碎屑沉积岩地层# 主要为白垩系下统"Y
    #
    =7$ ' 古
    近系"P$ ' 新近系"D$ 地层& Y
    #
    =7 为一套内陆河湖
    相砾岩' 含砾细砂岩夹砂砾岩& 主要分布于定西凹
    陷盆地东南边缘- P为一套山麓相堆积# 由巨砾
    岩' 砾岩' 砂砾岩组成& 工程区集中分布于静宁凹
    陷盆地' 陇渭凹陷南部边缘地带# 总干渠中后段'
    四干渠末尾等- D为一套内陆山麓%河湖相泥质胶
    结泥岩' 泥质砂岩为主的细粒相沉积# 从盆地中心
    向边缘沉积厚度逐渐变薄# 岩相由细粒的泥岩向砂
    岩' 砂砾岩过渡# 工程区各凹陷盆地之中均有分
    布& 岩性有砖红色砂砾岩' 砂岩' 粉砂质泥岩' 泥
    岩等# 构成部分隧洞围岩' 建筑物地基' 局部段
    渠基&
    ('&%中$ 新生代红色碎屑岩类软岩的工程地质
    特性
    55"#$ 结构特点! 红色碎屑岩类一般是干旱且温
    度压力均不高的条件下形成的# 成岩时间短# 成岩
    作用差# 岩质软弱# 层间结合差& 中新生代以来本
    区构造活动以升降运动为主# 岩层褶皱构造不发
    育# 除在断裂带附近倾角较陡外# 岩层总体产状平
    缓# 岩体完整性较好& Y
    #=7
    ' P为山麓%河湖堆积
    的粗粒相砾岩' 砂砾岩# 是在动水条件下形成的#
    ,%(,
    !"#$ 年第% 期水利规划与设计科研管理
    成分以砾卵石为主# 作为胶结物的粘土基质含量较
    少# 一般为泥钙质胶结# 巨厚层状- 部分含砾砂
    岩' 砂岩的粘土基质含量略高# 为中厚层;薄层的
    夹层或互层状& D为山间盆地河湖相沉积的红色碎
    屑岩# 是在水流平稳和动荡交替条件下形成的# 多
    为泥质胶结# 中厚层状# 具有不明显的粗细韵律#
    相变剧烈# 多见泥岩与砂岩互层或泥岩成夹层分
    布# 组成成分主要为岩屑' 砂砾' 粘土矿物# 粘土
    基质含量高# 胶结程度差- 由相对粗粒的含砾砂
    岩' 砂岩' 到细粒的泥岩# 粘土矿物含量递增& 除
    部分砂岩具有一定透水性外# 大部分泥岩' 泥质砂
    岩基本不透水# 具相对隔水性&
    "!$ 物理力学性质! 红色碎屑岩类物理力学性
    质与其含水量' 粘土矿物含量密切相关& Y
    #
    =7' P
    砾岩' 砂砾岩密度!&'# ;!&1!L*f2
    '
    # 天然含水量
    一般小于':# 孔隙率%&)% ;#!&$:# 粘土矿物含
    量少# 在天然状态下具有一定强度# 单轴抗压强度
    达!1 ;'!Q8K# 变形模量#!"" ;#$""Q8K# 泊松比
    "&!" ;"&!$# 多属较软岩- D泥岩' 砂质泥岩的性
    质相近# 亲水性粘土矿物含量高# 一般#" ;1":#
    个别达$":# 胶结程度差# 颗粒较细# 具有较大
    的比表面积# 使其结构松散# 水理性质差# 天然含
    水量大于/:# 最大#):- 孔隙率大于):# 最大
    达#%&$:# 天然状态单轴抗压强度均不超过$Q8K#
    变形模量小于$""Q8K# 一般为#"" ;'""Q8K# 泊
    松比一般为"&' 左右# 多为极软岩&
    "'$ 水理性质! 红层软岩水理性质均差# 细粒
    相岩组粘土矿物含量高# 粗粒相岩组胶结基质也多
    为粘土矿物# 遇水极易崩解泥化# 工程地质性质不
    良& 试验观察# 泥质胶结的各类砂岩不到'"2,. 全
    部崩解为泥砂状& 极软岩全部崩解所用的时间有所
    不同# 崩解快慢与其含水状况和风化程度有关# 一
    般天然含水量大# 则全部崩解所用的时间较长# 含
    水量较小或干燥情况下遇水则迅速崩解# 全部崩解
    时间不超过#"2,.& 此外细粒相的各岩组由于粘土
    矿物含量高# 尚有失水干缩' 碎裂的特性# 开挖暴
    露时很完整的岩石# 迅速干裂# 呈碎块状逐层剥
    落& 完整砂岩岩心经过!1= 即碎裂# 泥岩因失水缓
    慢# 干缩碎裂进程较长&
    "1$ 膨胀性! 由于细粒相红层极软岩含有一定
    数量的粘土矿物# 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吸水后体积
    增大# 压力升高& 其膨胀性因风化程度和含水量的
    不同差异较大# 全风化的粘土岩较中等风化的粘土
    岩的膨胀力大# ;1 倍& 膨胀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
    而减小& 据膨胀性试验# 其无荷膨胀率( ;
    !#&(:# 有荷"$"78K$ 膨胀率! ;1:# 膨胀力一般
    '" ;)$78K# 最大可达#/"78K# 岩石饱和吸水率#%
    ;'':# 结合粘土矿物含量# 参考有关标准综合判
    断# 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具弱膨胀性& 有时还具有流
    变特性# 表现为岩石的蠕变# 即在较小的应力下变
    形随时间逐渐增大的现象&
    引洮工程的红层岩类是一种特殊的极软岩类#
    从岩石固有的特性来说# 其具有软的特性- 从工程
    应用来看# 强度低# 承载力小# 变形大&
    ('(%红层软岩地基的开挖保护及隧洞围岩的稳
    定性
    55由于红层软岩中细粒相的极软岩具有遇水膨
    胀' 软化崩解' 失水干裂的特性# 作为地基时应清
    除强风化层# 并避免浸水和长期暴露" 可预留'"f2
    以上的保护层$ # 开挖到建基面后及时浇筑& 粗粒
    相的较软岩不具膨胀性# 一般无干缩碎裂现象# 但
    具有软化崩解的特性# 也应避免浸水&
    二期工程红层软岩构成大部分隧洞围岩# 为软
    岩' 极软岩# 呈中厚层@巨厚层状结构# 岩体较完
    整# 除沟谷浅埋段外基本无地下水影响& 由于隧洞
    洞径小# 一般粗粒相的较软岩开挖后能维持较长时
    间的稳定# 可按"类围岩设计# 应及时喷护# 全断
    面衬砌& 细粒相的极软岩隧洞难于自稳# 其变形破
    坏形式主要表现为塑性流变# 隧洞开挖后# 引起应
    力集中# 周边一定范围内在剪应力作用下出现向洞
    内挤入的剪切滑移' 底鼓及洞缩现象# 形成塑性
    区# 并随着埋深的增大塑性区范围将增大& 另外#
    由于岩体的流变特性# 围岩变形随着时间的增加而
    逐渐加剧# 又因洞身的衬砌具有一定刚度# 二者共
    同作用将在洞身衬砌上形成逐渐增加的变形压力#
    因此具流变特征的围岩作用在衬砌上的压力是逐渐
    增大的& 从上述简要分析可以看出# 总干渠极软岩
    隧洞围岩稳定性差# 应以不良洞段来设计和施工&
    极软岩隧洞围岩具有稳定性差# 变形大且变形时间
    长# 自稳时间短等特点& 根据这些特点及一期工程
    施工经验# 隧洞开挖后应及时喷护# 采用钢拱架支
    护# 全断面衬砌& 避免过度扰动围岩# 保证围岩天
    然含水量不变# 使围岩稳定性增强& 另外# 要在施
    工中加强变形观测# 以恰当选择二次衬砌时机和衬
    砌强度& 红层软岩中多有石膏夹层# 隧洞输水后难
    免内水外渗# 石膏溶于水会对混凝" 下转第($ 页$
    ,(",
    科研管理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第% 期
    !"#! #"&'()(*+&,--.&#)/!0!1)(&!"#$&"%&"'"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