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高校的俄语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俄罗斯高校的实践课程体系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现将两校实践课程体系差异进行客观对比,希望能从中总结出学习经验,为我国高校俄语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俄高校;实践课程;对比研究
俄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语种之一,伴随“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俄语国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也日趋加大。无论从国内外需求,还是从中俄两国交流考虑,成为一名外语运用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并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是语言学习者的必须达到的目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俄语专业为成绩优秀学生提供为期半年的赴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公费短期交流项目,通过对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对比,从中总结学习经验,为我国高校俄语实践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一、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针对大四短期交流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实践课程体系
1.实践课程设置
此次赴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短期交流的时间为16-17 学年实践学期,及17-18 学年第一学期,为期半年。此次公费交换学生共六名,人数较少,单独开设一个行政班级进行授课。校方根据入学后的语法、听力、口语考核,设定课程难度,授课教师8位,其中75%为教授。交换实习期间,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共设置了9 门课程,共448 学时,其中实践课时为256 课时,理论课时为192 课时:阅读与摘要、实用俄语、俄罗斯国情、日常口语交际、翻译实践、俄语新闻、词汇学、实践俄语交流、商务俄语。
课程涵盖培养听、说、读、写、译、商务实践等各方面能力,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俄语专业培养“俄语+商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
2.俄语教学模式
第一,充满活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小组讨论。讨论过后每位学生进行自我观点阐述,教师在阐述过程中纠正语法和词汇错误并针对每位学生的观点与之进行深入讨论。除了课堂讨论,情景演绎也是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话题准备资料,2-3 人一组进行特定情境下俄语对话,对话过程中教师予以指导与修改错误。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查询、阅读、总结资料和电子文献,提高学生临场俄语听、说、写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使其更加自如地使用俄语。
第二,与考级内容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对于每个俄语本科生来说,赴俄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俄罗斯本国设置的等级考试便成为了“敲门砖”。在俄罗斯,俄语被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阶段留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故而部分教学内容与等级考试内容息息相关。
在专业实践口语课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各种表达不同情绪的口语语句,教师在每堂课课前与学生进行情景对话,促使学生使用符合情景口语语句表达情绪;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电影片段,在某一时间暂停,学生大致复述电影内容并猜测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这与等级考试口语部分内容部分吻合。
在商务俄语课上,教师把广告资料发给学生并要求2-3 人组成小组进行对话,对话完全围绕广告内容开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写商务信函。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基本听、说、读、写和团队写作能力。这与等级考试口语和写作部分内容吻合。
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实践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俄语专业将TOPCARES-CDIO 工程教育理念与俄语专业相结合,提倡知识面向应用,并通过课程、项目、专题、活动等环节的教学与实践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俄语+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注重语言的应用和实践,培养个性化、复合化创新应用型俄语人才。
俄语专业学生实施“1321”的学期设置,即1 学年安排成3个学期,其中,2 个学期是基于案例的理论教学,1 个学期是实践教学。秉承项目贯穿始终的原则,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了缩短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的差距,在“1321”学期设置的基础上,我校的俄语专业实施“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大一第三学期完成80 课时的基本能力实训-对俄商务社交基础,具体项目内容以俄语环境下接待流程为课程主线,以学校外事接待案例为项目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商务接待前期准备,接待流程、注意事项,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及俄语表达能力,为日后从事俄语相关工作做准备。学生在大学大二第三学期完成80 课时的专业能力实训-对俄企业运营模拟,具体内容是以公司创立为背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俄罗斯市场、商品调研、公司的创立、产品的推广为主线展开实践学习,完成公司创业计划,使学生达到运用俄语商贸基础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大学最后一年,通过150 课时的综合能力实训-对俄商务技能训练和毕业设计,让学生了解现代国际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能运用俄语书面语言设计、制定国际贸易供货合同,了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熟悉国际物流的一般流程,掌握中俄贸易物流清关所需相关材料。能用俄语进行交流、谈判,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全面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大学的前三年完成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和综合能力实训的训练,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校期间便具备了一年的“工作经验”。
三、俄罗斯高校俄语教学模式对国内教学的启示
1.更新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通过对比得出,中俄两国实践课时比例相差不多,但俄罗斯实践课程由俄罗斯教师担任,从听说读写译+商务六方面多维度训练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俄语系实践课程体系更倾向于“商务能力”训练,由中国专任教师+企业导师联合授课,缺少外语语言环境。未来在实践学期授课方面,要加大外教、俄罗斯助教的授课课时,让“语言”真正融入到“商务”中去,而不是分割开来的“两层皮”。
2.丰富课外实践项目。
相较而言,在俄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远胜于国内的学生。
在课内学时相差无几的前提下,我们分析得出俄罗斯课外实践内容要比中国更丰富,与俄罗斯人接触机会更多。除了基于俄罗斯天然纯正的语言环境外,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项目,例如俄罗斯晚会、汉语短期授课等,这些活动都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而这些活动,在中国国内也完全可以组织完成。
参考文献:
[1]姚梦倩,中俄高校俄语专业提高阶段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对比探究-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与大连外国语大学三年级为例。学园,2018(1)
[2]于睿、聂爽,浅谈大学生短期出国游学之“利”-以对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影响为例。中华少年,2015 年5 月下,第10 期
[3]张雪琳,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与中国教学课程设置对比分析的启示。教育管理,2015 年01 月(下)
该文章为2017 年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DCA 质量体系下俄语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估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