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将生活情境融入数学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多教师的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理解更加准确,而且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高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以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生活情境;分析研究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时又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来,同时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把握好数学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多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科学、合理地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同时,由于熟悉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也能得到极大地提高。
一、将生活情境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阶段,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生龙活虎,且定力不足的儿童。因此,如何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就成了一个所有数学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难题。那么这个难题怎么样才能得到有效破解呢?我认为把学生所处生活环境中具有探究价值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途径。由于熟悉生活情境的融入,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就大为提高,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就变得顺畅许多。同时,由于熟悉生活情境的融入,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乐于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提高实际上许多数学知识就蕴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因此也就无法利用这些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后,学生就逐渐对生活情境产生兴趣,接下来会积极主动的去观察、了解身边的事物,同时在数学课堂上提出自己的实际生活问题,从而达到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平时不懂的生活现象,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三)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应用理解能力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还坚持着传统死板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被动的接受着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的培养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相应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进行积极的计算,从而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2]。
二、生活情境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设置过于繁琐的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情境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并且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同时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应用理解能力随着数学教学活动的进行,得到全面了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融入的生活情境过于繁琐复杂,致使很多学生被动的陷入繁琐的生活情境中去,无法集中精神学习,这样反而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应用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生活情境进行合理的设置,将过于繁琐的情境进行简化处理,从而突出教学重点,使其发挥实际效用[3]。
(二)生活情境的设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设置生活情境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方便省事,随意选取生活情境,没有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学生很难进入到生活情境中去。同时,教师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完全忽略学生的感受,因此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眼中的“生活”与大人眼中的“生活”是有很大不同的,对待同一件事的思考方式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为此,教师在设置生活情景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认识角度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从而使设置的生活情境能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已便让学生能真正地通过生活情境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生活情境在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使融入的生活情境最大化的发挥作用,教师就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从小学生的角度去科学、合理地选择生活情境,从而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明确好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征,为接下来科学、合理地选择生活情境的奠定基础。
最后,以上面两点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个学生熟悉,又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为学生讲授“百分率应用题中的出勤率问题”时,教师如果只是对例题进行枯燥无味的讲解,学生就很难理解掌握。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班今天53 人到校学习,1 人请事假,1 人请病假,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是多少?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形象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生活情境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生活情境的深入交流,能使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非常大的锻炼提高。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交流还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避免出现走神、困倦的现象,由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比如在期中考试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每组考试情况、分数统计情况等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在课堂上统一汇报,再让学生集体评议,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
每一个教师都乐于见到自己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因此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将教学任务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就会使得生活情境具有了探究意义,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有了强大的推动力。
比如,在教学“比例尺”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纸复印件,提出问题:本班教室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均下来,每个同学又占多大的面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求实际占地面积,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从哪里去找,找到后又怎样去列式计算。求出实际占地面积后,又如何求出每个人的实际占地面积。由于这个生活情境就出现在学生身边,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同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培养,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在生活情境中引入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教育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参与游戏。为此,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