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www.lunww.com )是学术期刊推广、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网站成立6年,与八、九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合作,合作的期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 82534308咨询,或者投稿至:lunww@126.com 注明期刊名称。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 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因此,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其中硬件设施及软件方面,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程度在城市农村差距大,是国家今后投入的重点。虽然国家近几年对农村教育进行改革,加大投入,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深入农村教育工作十年,感受颇深,下面对农村教育现状进行剖析。
一 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资金不足
虽然国家近年来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但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的农村学校,仍然存在校舍陈旧、设备落后等现象,信息化教学等所需设备与城市差距甚大,有的设备根本都没见过,谈何提高素质。所以,资金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有待提高
《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国家也决心要统一城乡教育标准。但很多地方的农村教师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每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不等。由于工资低,教师的地位不得不下降,师道不再尊严,同时也引起部分教师心理的不平衡,不能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同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下降,引起教师地位下降,加之农村教师住房差,离城市远,生活环境无法与城市相比,连新鲜蔬菜的供应都无法保证。因为工资低,最后连个人问题都难以解决。老师没有稳定的家庭,怎能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
3.缺乏优秀教育人才资源
由于农村学校待遇低,各种大中专毕业生、艺体院校学生根本不愿到农村任教,同时许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或辞职下海,或通过各种途径的考调、跳槽,人才流失严重。
4.社会变革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影响
(1)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加,父母为了筹集孩子上学的费用、增加家庭的收入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抚养,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2007 年5 月15 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 万,其中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少数由亲戚代管,有的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疏于管教,很多孩子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给农村教育带来许多问题。
(2)“读书无用论”抬头。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比较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找不到工作,且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普遍都比较低,有的大学生更是宣扬不要工资——零工资就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发布的2009 年《社会蓝皮书》中显示: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610 万人的新高,比2008 年高出9%,而就业主渠道的企业招收人数却减少了两成。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趋势,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工资还没有农民工工资高。所以很多农村家长就觉得,读书需要举全家之力,即使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就产生了“读书无用论”。
二 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
加大对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农村教育。要让地方官员明确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是政府的头等大事,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优先保证教育经费的投放。同时把地方教育的发展情况纳入到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中来。
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好农村教育,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改善校舍,购置教学用的各种设备和器材。同时应建立有效机制,保证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鼓励探索适合当地的办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与用紧密地结合到当地的生产劳动中,改变“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3.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地位,打造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关注农村教师,提高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妥善解决教师生活和住房问题,减轻老师面临的各种经济压力,使其安心地钻研业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行动起来,在关注教育发展的同时,对教育形成监督。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国家应该加强培训基地和培训教材建设,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在职进修和培训,为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从而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同时也要建立农村师资保障的长效机制,用机会、用感情、用政策、用真心、用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留住到农村支教的优秀老师或志愿者。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与进行。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说来,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的是童话和儿歌;到了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的是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历史故事和通俗科学读物。
2.建立阅读基地,营造阅读氛围
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我校建立了三级阅读基地。
(1)阅读中心。由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组成,书籍丰富,资料众多,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性”阅读。
(2)年级“阅读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以年级来组建,是实施课外阅读中“计划性”阅读的主要场所,实验室里摆放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书刊和“必读书目”中本年级应读的图书。这里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场所,更是教师实施阅读指导计划的场所。“阅读实验室”里面的图书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及时更新。如学习《七律·长征》,教师就从阅读中心挑选一批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和回忆录,组织学生课前课后阅读;学习鲁迅、老舍的作品时,就让学生“读点鲁迅”、“读点老舍”。
(3)班级图书架。图书可以由学校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带,相互交流阅读。为了广开书源,经常发动师生捐书,班级之间建立换书机制,提倡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互相借书。三级阅读基地的建立,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参加教师培训时听山东崂山一教育局长报告说,以前他学校除图书馆里有丰富的藏书外,每层楼都设有阅览室,为孩子们建立了在智育、德育、美育诸方面获得发展的基地。他们在阅览室里可以读到不断更新的各类书刊,其中有科普读物《儿童百科全书》,以及世界各国有名的文艺书籍等等。就是在楼梯上、窗台上、过道上也摆有书籍陈列架,陈列着适合各种年龄学生阅读的图书。在学校语言文字专用室里,则备有每人在校期间都必须读完的200 多部文艺书籍。这所学校虽然是一所乡村偏远的希望学校,但由于引进了大量书籍,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全能与地处文化中心的学校相比,那里的教学水平也是区里的前列。 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凡是课外阅读开展得比较出色的学校都把课外阅读列入课表。所以,可以规定:学生在校的集中阅读时间为早晨上课前及上午第一节早读课,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并制定教师伴读值日制,每班学生在学校规定集中阅读时间内,均有一名教师在班内伴读,帮助学生解疑释难,维持阅读秩序。
3.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阅读效率
为克服学生阅读时的盲目随意性,帮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周一开设20 分钟的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课可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1)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读书先看序文和目录,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文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至少对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至于茫无头绪。”“目录表示本书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质。”所以,有必要在低年级开设阅读目录指导课,以帮助学生养成这一习惯。
(2)用工具书指导。有些学生读书不求甚解,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往往“蒙混过关”就算了,这不利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因而,要进行运用工具书的指导,让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速读等。阅读的书籍不同,阅读的方法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应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4)做“读书卡”指导。在阅读中,学生见到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断,有了临时触发的感想,都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因而,从三年级开始,就应为学生设计适应其年龄特征的读书卡,并对学生作记“读书卡”的指导,以便学生随时记录。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除此以外,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进行合作式的阅读。
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如“井冈精神”诗歌朗诵会,我的成长故事会;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举行,以发挥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校园文化节”、“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有个学校每年4 月举行“我爱读书月”的传统读书活动,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活动、书籍展评会、藏书交流会、阅读竞赛等,还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参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很多学生长大以后,仍对小学时代的“读书月”充满怀念之情。
四 课外阅读指导要遵循的原则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以下“三结合”原则: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课外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
教师可以经常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很快得到提高。
3.课外活动与学校活动相结合
为发挥课外活动的综合效应,可以结合学校活动,“演讲比赛”、“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经常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学生都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不妨带他们到书海畅游,让这些优美的文字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