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理论
  • 防眩光玻璃组件生产与应用的研究

    2015年5月14日 10:12 作者:刘红伟 赵华利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刘红伟 赵华利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00

    【文章摘要】

    防眩光玻璃组件是一种针对于光污染环境要求较高的特定区域非常规组件产品,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能够实现量产。该组件产片在降低光污染的同时,保证组件玻璃正面清洁度,其实际发电量也丝毫不逊于常规组件发电量。

    【关键词】

    防眩光;组件;单瓦发电量

    0 前言

    光伏组件的应用的日益广泛,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对组件封装工艺都有着特定的要求,沿海地区对组件的抗湿度要求严格,沙漠地区对组件的抗风沙要求严格,机场区域对组件的光污染情况要求严格,等等诸如此类。本文主要对应用于机场项目的防眩光玻璃组件进行研究。

    1 防眩光玻璃介绍

    防眩光玻璃主要是改变玻璃外观结构减少玻璃镜面反射,从而降低光污染得一种玻璃,同时保证玻璃的透射率。本文主要讨论一种厚度为1644×985×4(mm) 非镀膜钢化玻璃的应用,玻璃对外面为凹凸面,封装界面为平面。防眩光玻璃凹凸面结构对光线具有一定的捕捉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玻璃可见光的透射率,有效降低组件的功率封装损失。

    2 防眩光玻璃组件生产工艺控制

    除钢化玻璃特殊以外,生产流程与常规玻璃一样,主要是焊接、敷设、层压、组装边框、测试和包装几个环节。

    2.1 其中焊接工序与常规组件生产无差别,可采用常规的热风、电磁、红外加热等任一方式,用焊带点电池片串联焊接。

    2.2 敷设工序也叫层叠工序,主要将玻璃、EVA、电池串、背板按顺序敷设好,转运过程中,主要是玻璃凹凸面与传送线接触,考虑其摩擦力较小,避免玻璃滑落, 可以增加适当的防滑措施,如增加相应的传感器和防掉落装置,调整传送带。

    2.3 层压工序,相比常规玻璃,防眩光玻璃结构和厚度的发生变化,层压过程中,玻璃凹凸面与层压机内部加热盘接触,温度传导收到一定影响,适当调整层压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出现EVA 交联度不合格以及组件内部气泡和组件背板鼓包现象。

    2.4 装框工序采用硅胶封装工艺,考虑玻璃正面凹凸结构,封装边框要设计良好的溶胶槽结构,同时严格控制边框打胶工艺,能够有效的解决防眩光玻璃正面硅胶污染,保证组件成品外观质量合格。

    3 防眩光组件实际发电效率。

    在一处全天光线无遮挡区域,分别以相同的角度安装一组防眩光玻璃组件A 和一组常规组件B,每组组件数量分别为8 块。A 和B 除玻璃以外,其它封装材料全部相同,组件A 采用4mm 厚度钢化非镀膜防眩光玻璃,组件B 采用3.2mm 厚度钢化镀膜玻璃。

    由表1 可以看出,组件A 和组件B 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a=249.762W 和Pb=247.392W。由于Pa 和Pb 不同,用单瓦发电能力来对比组件A 和组件B 的发电效率。

    组件A 的月度单瓦发电量

    组件A 的月度单瓦发电量

    将组件A 和B 在户外防止半年时间, 组件A 和组件B 的每月的单瓦发电量数据如下:

    组件的单瓦发电量体现组件实际发电效率。由图1 可以看到,组件安装最初阶段,加上7、8 月份的多雨季节,组件正面玻璃清洁度较高,加上7、8 月份的多雨季节,7、8 月份Wa 的明显高于Wb。随着户外防止时间的加长和季节变化,组件A 正面凹凸不平结构,正面灰尘积累较多,自9 月份开始组件A 的单瓦发电量优势不再明显,10 月份开始Wb 高于Wa, 到11 和12 月份差距进一步拉大。从7 月份到12 月份的组件A 和组件B 发电趋势可以看出,随着季节的变化,Wa 和Wb 整体都呈下降趋势;随着户外防止时间的加长,玻璃表面灰尘积累的增加,单瓦发电量的下降幅度Wa 高于Wb。

    4 结论

    4.1 本文对防眩光玻璃组件生产过程控制点进行了解析,同时证明防眩光玻璃组件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完全具备量产条件。

    4.2 防眩光组件较常规组件单瓦发电量能力有所增加,但如果不能保证玻璃正面清洁度,随着户外自然防止的时间的加长,防眩光组件正面灰尘积累要多于常规组件,其发电优势会逐渐下降。组件玻璃正面清洁程度对于防眩光玻璃组件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 沈文忠 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0

    [2] 余谟鑫,戴子林,陈少纯,李桂英. 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材料研究与应用 2010

    【作者简介】

    刘红伟(1983- ),男,汉族,工学学士,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职称:助工,研究方向:光伏新能源。

    表1 :防眩光组件A 和B 电参数

    图1 :组件A 和组件B 的不同月份单瓦发电量246

    科学论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