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发表论文
2010年11月12日 16:48 作者:论文网【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损伤,其发生率在30%~50%[1]。本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额叶脑挫伤伴精神症状患者106例,经及时诊治及我科护士的精心护理,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发表论文
本组106例患者中男84例,女22例,年龄15~75岁,入院时GCS评分3~8分,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18例,多发性脑挫伤39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36例,脑挫裂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3例。本组患者有42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1例去骨瓣减压术,其余患者根据病情行保守治疗,包括脱水、止血、预防感染、营养脑神经药物等。其中气管切开28例。结果106例患者中痊愈97例,死亡9例。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脑疝是病情发展最危险的阶段,出现两慢一高即: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的表现,多提示颅内压升高。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说明已形成脑疝,对手术来说已为时较晚。所以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病情要有预见性,15~30min观察一次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遵医嘱对症处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通畅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关键。由于呕吐,口鼻腔分泌物,无法吸痰,舌根后坠等均是造成呼吸不通畅的原因,易加重脑水肿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呕吐物、分泌物,解除舌根后坠。对深昏迷或昏迷时间较长,呼吸道不畅以及痰液粘稠不易吸出的患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后应做好以下护理:(1)气管切开48h内要注意呼吸情况及气管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有无皮下气肿及皮下血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保持气管套管通畅,采用一次性硅胶气管套管,每日更换气管切开敷料2次,敷料被痰液或血液渗湿时及时更换,防止切口感染,套管口覆盖双层用生理盐水渗湿的纱布,以保持吸入的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并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3)随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操作应轻柔,每次吸痰不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防交叉感染,并准确记录痰的颜色、性质和量,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4)每日雾化吸入2~4次,定时予气管内滴入湿化液。(5)病室要清洁、安静、舒适,定时开窗和空气消毒,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在60%~70%。
2.3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有头部引流管的患者回病房后应首先了解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目的及注意事项。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牵拉、扭曲、受压,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患者外出做检查时应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对烦躁的患者要予约束带适当约束(禁止强行约束,避免颅内压增高),以防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
2.4 饮食护理 在伤后2~3天可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营养,促进损伤的修复。必要时予鼻饲流质,鼻饲者一般每次注入流质200~300ml,2~4h 1次,鼻饲食物的温度为38℃~40℃,灌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造成食管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注食时应抬高床头30°,注食前后分别予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注意每次喂食前应抽出少许胃液,无异常时方能注食,若出现咖啡色样液,则暂停进食,及时报告医师;若抽出物为未消化食物,则应根据抽出量来调整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发表论文2.5 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龙掌口含液棉球口腔护理2次,口腔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是否完整,舌苔情况以及有无口臭。
2.6 预防泌尿系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溜和尿失禁,应留置导尿管。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每日用0.05%碘伏会阴消毒2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必要时每日行膀胱冲洗2次,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2.7 皮肤护理 给予气垫床使用,每2h翻身1次,每日擦浴1次。大小便失禁或汗多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浸湿衣被,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用约束带的患者要注意:约束带松紧应适宜,以防勒伤皮肤,并班班交接,记录皮肤情况。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死亡率高,护士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外,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总结经验,提高义务素质,充分认识到观察病情的重要性,同时对病情的变化要有预见性,抓住护理要点,在实施治疗护理方案时如细心、周到、全面、准确。尽可能的降低病亡率,减少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徐伟,季耀东.5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围手术期治疗.中华创伤杂志,2001,17(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