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观的培育
2018年4月03日 15:25 作者:lunwwcom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化学作为一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课程,许多学者纷纷提出绿色化学观的理念,希望能够借此改善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理应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在平时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绿色化学观,积极思考可行的绿色实验方案,寻找无毒、少毒的实验替代试剂等,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全面践行绿色化学观,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绿色化学观概述
绿色化学最早由美国化学协会提出,随后美国环保局使用了这一理念,目的在于唤起民众对于绿色化学的重视。其实,绿色化学与清洁化学的概念基本一致,都认为化学作为人类社会改造大自然的一种手段,应该将对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利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技术来改善甚至杜绝由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在进行化学实验或者生产时也应该使用健康的溶剂和药品。当前化学工业的发展伴随的还是挥之不去的对于自然和环境的破坏,走的还是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和应用正是对这种做法的补救。总体来说,绿色化学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优越性,首先,从科学角度来看,绿色化学观是在继承了传统的化学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其次,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说,绿色化学能够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减少成本,增加收益;最后,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绿色化学能够有效减少化学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高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观的具体策略
设计绿色化的实验方案。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当从提高原子利用率这一角度出发来精心设计可行的绿色实验方案,以达到减少药剂损耗,提高实验经济性的目的。由于在中学阶段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会产生污染、有害物质的化学实验,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这就需要学生们严格控制好药剂的使用量,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流程,尽可能地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实验结束后,还应按照教师的指导将实验中所产生的物质进行妥善处理,例如,废液应当排放至专门的收纳桶中,而不是直接在水池里冲洗。采用绿色无毒或少毒的实验试剂。在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试剂往往能够产生相同的效果,如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因此,在不影响实验效果和最终目的的前提条件下,学生们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无毒、少毒的试剂来替代原有的药品。例如,混合吸热反应是高中化学中较为常见的一个实验,可以通过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得到相应的实验效果,然而,在该实验的最终反应产物中会产生氨气,而氨气是一种气味强烈且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氯化铵晶体、氢氧化钡晶体这两种药品的价格也相对昂贵,无论是出于环保角度,还是出于经济角度,都不提倡在实验中通过此反应来研究混合吸热现象,有必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良设计。通过之前所学的知识,我们不难得知胆矾溶于水的反应同样可以达到混合吸热的实验效果,不仅实验药品更加安全,实验经济性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观理念。
优化实验方法。在高中化学实验中,部分实验的操作流程较为复杂,例如碘元素的提取实验中,学生需要对海带进行清洗、晾干、灼烧、浸泡等多项操作才能得到碘元素,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繁琐的实验步骤中也会产生许多污染物质,如浓烟等。为此,学生们在进行该试验时有必要转换思路,对原本的实验方法进行适当的优化。例如,根据淀粉溶液遇碘元素会变蓝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将海带放在蒸馏水中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再本文简单阐述了绿色化学观的基本概念内涵,并详细地探讨了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观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帮助高中生们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强化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加入一定的淀粉溶液,如果混合溶液变蓝,则说明海底中含碘元素。通过改变验证碘元素的方式,不仅有效简化了实验步骤,还避免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既经济又环保,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验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针对一些实验药品昂贵、危险系数较高或者会产生严重有害物质的实验,学生们可以采用模拟仿真软件来进行实验,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成功率,还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污染。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实验,还能让学生们更加仔细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利于促进其化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观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高中生在平时的实验过程中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科学的实验方案,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用无毒、少毒的实验试剂来替代,减少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同时,对于实验收尾工作也应高度重视,按照实验室规定的要求来分类处理各种实验残留物质,将绿色化学观贯彻落实到实验的全过程中,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南京宁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