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法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研究方法,常 所有传统文化都集中起来,而是寻找那些足够代表地 被用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个层面。由于此 域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 方法对人类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最为大众所周 终目的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需排查和待筛选 知。王立杰先生曾经归纳出在人类学上田野调查法的 的特殊性,所以只有田野调查法才是确认非物质文化 一般要求,主要内容有五点。同时他还指出,田野调 遗产普查的最好方式。
查法应该在实践中发展,更要从方法论上认识并反思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普查工作在
其本质内容。 2009年就已经结束,但从这次保护的普查工作中所提 一、田野调查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 供的一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田野调查法在挖掘非物质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深入,非 文化遗产工作中具有重要性。参与普查人员共50万 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播手段更是在文化进程中起 人,其中走访民间传统手艺人115万。走访民间传统 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人民群众是否知道非物质文化 手艺人的人数远远大于普查工作人员的数量,由此可 保护的核心问题是什么?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到底是什 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人员为挖掘非 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 遗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一直是我们在保护非遗的道路上不断探讨的核心问 我们再探讨在实际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 题。从我国相关文件以及实际考察情况来看,田野调 遇到的几个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非 查法无疑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基础方法。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对于田野调查法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在各地都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章第 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并不专业,所以导致非物质文化 十一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 遗产保护的开展工作效果并不太理想。从人才方面 产保护、保存工作的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 看,对于外聘人员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 查。除了制定了国家法律条例外,还有专家学者撰写 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而且出现刚培训完就离职的情 文章来表示田野调查法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 况,因此导致非遗保护中心缺乏专业人员;而对于在 性。例如祁庆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调查方 中心的人员来说,首先是工作人员并不是非物质文化 法》,在此书中作者认为:田野调查法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的专职人员,这导致其在开展非遗工作的时 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 间上无法得到充裕的支配权,间接性影响了非遗保护 二、田野调查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 工作的稳定性;其次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对非物质文化
重要性 遗产保护的知识了解有限,无法进行专业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是领域性或者是地区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技术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多变性,因此我 定的困难。由于原来的非物质文化被划分为民俗学、 国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首先要对各地的非 社会学、人类学、戏剧学等多个专业领域,而现在的 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确认,以免出现漏查、少查或错查 非遗文化则是把原来划分在各个专业领域之下的东西 的情况。而在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确认 重新归整为一。因此新的专业领域内包含着多个专业 时,使用田野调查法就是最重要的调查手段。只有通 的内容与知识,所以导致非遗保护的相关工作者,尽 过实地调查的方法,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初步 管经过数次培训,但依然无法完全掌握非物质文化遗 的确认。从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步来看,田 产保护中的专业知识,甚至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
野调查法是的确是必不可少的。 困难。对于一些专家学者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把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普查工作是借助政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与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 的力量大规模的采用田野调查法完成的。除此以外, 写得足够通俗,但是对于刚接触此领域的门外汉来 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少不了专家学者们的互相帮 说,专家学者的解释只是浅表性和理论上的概念,真 助。例如乌丙安先生通过解读国家文件,把自己的观 正的普查和实际意义上的田野调研是存在着很大差别 点与国家政府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三项原则、五 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强 种方法、八项注意,这些具体要求的出现,给非物质 调需要田野调研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遗产保护人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有苑利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申报中的五项原则》中明 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 确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是具有一定的普遍 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 性的,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求实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工作流程是普 的商业活动。如果不进行实地考察就认证非物质文化 查、确认、上报、研究。显而易见,在实际操作中, 遗产项目,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就会远 田野调查法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的基本 远的降低。
动力,如果没有田野调查,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到目前为止,我国被科教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
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遗产的共有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 三、田野调查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 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当中的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表
要性 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 没有经过田野调查就直接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 项目,笔者认为是不可信的。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 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一种物质。 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 这种特殊的性质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被带走或 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 移动,也就无法直接呈现到专家的面前让专家判断这 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 是否能够被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只有到实际 特点,所以田野调查法必不可少。总而言之,非物质 地点进行考察研究,才能够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 文化遗产离不开田野调查法。
目是否存在。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时候都代表 着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物。所 参考文献:
以如果不进行实地考察的话,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调查 [1] 王业杰.用“固野性”认识人类学四野调查.广西民旗研
究,2008(3). 研究。最后,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 与传播,目前非遗文化已经得到了国人的注意,一些 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