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医药论文 ->中医学
  • 研究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2018年10月26日 14:47 作者:董旭春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高血压脑内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8年3在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内出血治疗的病患11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给予研究组病患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式之后,研究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血压脑内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颅内的病灶,缓解颅内血肿周围的水肿情况,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的推广。
    关键词: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内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025-01
    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于老年人,其往往在过度兴奋、屏气用力、情绪激动以及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发病,且发病前通常是没有预兆的,起病急骤,在几分钟之内或几小时之内病情就能发展至高峰,此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本次研究中,旨在探讨分析在高血压脑内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8年3在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内出血治疗的病患11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病患,其中对照组病患男32例,女27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2.5±9.5)岁,研究组病患男35例,女24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60.5±8.5)岁,对两组病患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给予研究组病患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病患入院之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完善相关检查,依据头颅CT显示的出血量和血肿位置明确穿刺点,并对穿刺针的长度进行选择,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将病患的头发剃光,进行常规消毒工作,并实施局部麻醉,将碎吸针使用电钻穿过病患的颅骨和硬脑膜,在穿刺针经过颅骨时会有突然下降的感觉,这使将电钻和钻头卸下并插入针芯,在进行抽吸的同时还要转动针头对淤血进行充分的抽吸并慢慢的推入到血肿的中心,接着将针芯拔出能够看见陈旧性血液流出,使用注射器抽吸血肿,并将针形血肿粉碎器插入进去,使用500ml的生理盐水+1.25万U肝素对血肿腔进行反复的冲洗,见冲洗液逐渐变得清亮之后将2万U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并开放引流,每隔八小时重复抽吸血肿、冲洗、液化以及引流的步骤,在四十八消失之后进行头颅CT的复查,在血肿消除90%以上可将穿刺针拔出[1]。
    ②给予对照组病患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病患入院之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完善相关检查,依据头颅CT显示,选择血红距离最小处作长约6cm的切口,使用钻孔将其扩大成直径约为3cm的小骨窗,然后将硬脑膜切开,并在显微镜下切开大脑皮质并吸出血肿,直到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并关颅,放置引流管以便于之后进行尿激酶的冲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病患神志清醒,语言表达通畅,可以单独进行简单的动作,肢体肌力也基本恢复,则视为显效;病患神志较为清楚,语言表达基本通畅,肢体肌力有显著改善,则视为有效;病患神志、语言表达以及肢体肌力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病患治疗显效4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体治疗有效率56例(94.9),研究组病患治疗显效33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体治疗有效率47例(79.6),以上两组数据经过计算得出,总体治疗有效率(X2=10.521,p=0.001),,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病死率的疾病,虽然目前国内外的众多权威机构对其进行研究,但是此病的病死率还是居高不下,幸存下来的病患都有不同程度残疾。通常高血压脑出血在发病时头部会突然产生剧烈的疼痛感,接着会频繁出现呕吐现象,偶尔可见抽搐等,病情较为严重的病患常常在几分钟之内或者是十几分钟之内陷入昏迷,并伴随着大小便失禁等现象[2]。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在于消除血肿并降低颅内压,防止出现脑疝,从而促进脑组织的恢复。
    临床上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往往是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后遗症比较严重,大多数病患还是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最近几年以来,在高血压脑出血病患的治疗中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既可以深入血肿部位,并清除血块,还能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并引流,还能将由血肿引起的组织缺血以及微循环障碍等状况减轻,降低毒性物质损伤脑组织。相比小骨窗手术,其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创伤小以及恢复快等有点。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内出血的治疗中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颅内的病灶,缓解颅内血肿周围的水肿情况,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昝向阳,向兴刚,于晓晨,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11).
    [2]孙凌云,张小强,王湘,等.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7,23(3):424-427.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