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4年9月23日 15:14 作者:曹 俊 康莉莉曹 俊 康莉莉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在研究计算机课程内容特点基础上,遵循教学设计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灵活应用新媒体、案例教学法、时间管理法、提问法、鼓励策略等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具体实践阐述实际教学应用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高职学生;教学设计;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笔者多年教学,发现学生有以下特点:①不喜欢理论课,上课时很多学生在玩手机或睡觉;②喜欢动手做;③学习态度分层明显:上层学生主动学习,下层学生消极对待学习。原因在于:一方面有的学生听不懂导致兴趣索然;一方面是学生纯粹没有学习兴趣,不喜欢上课。因此, 单纯开展传统教学,意义已不大。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和实践了多种教学形式以求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兴趣,效果较明显,现在此做个梳理,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引入智能手机,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当下,智能手机已非常普遍,随时随地联网看小说、玩游戏、查看同学动态和社会动态,这更是高职学生热衷的事情。手机已经替代睡觉和开小差成为学生上课的最大干扰因素。但一件事物总有双面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手机发挥智能功能,使手机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好帮手。如讲到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笔者鼓励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搜索,并将查到的资料与其他学生分享。整个过程,学生主动搜索,主动分享。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手机,并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往往对自己搜到的内容更感兴趣。
二、优化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案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计算机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很好的教学素材。讲到计算机定义时,笔者提问生活中常见的ATM 机是不是计算机,家里用的计算器是不是计算机,如果是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是,理由又是什么。学生都会积极思索,积极回答,答案虽千奇百怪,但也不乏灵机一动,活泼有趣。围绕他们日常生活,学生也会更乐于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感知力。
(2)教学内容从开始和进展都围绕案例和情境开展
一节课如果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效果往往很好,反之,则很难再激发起学习兴趣。笔者每次上课开始, 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做特殊设计,一个笑话、一个设问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发的笑声或自发的鼓掌,都能创建一个轻松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从而顺利开展教学。
笔者讲解Excel 表格快速输入数据时,创设情境,假如大家都是HR,请大家快速制作员工信息表。展示案例后提问学生,如果是你来输入这个表格,需要多久。有经验的学生大声说:半个小时。还有学生紧缩眉头:半个小时都不止哦。笔者摇摇头,太慢了。那么笔者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要大家在20 分钟内快速输入这张表格,你们相信吗?此时学生都会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快速技巧。然后开始引入正式知识内容。在演示完毕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在限定的20 分钟内将表格制作完成。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在这种表面看来是速度的追求下,学生们都保持着极大的好奇心,同时也很乐于去体验新知识对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直接效果就是输入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总是很好,屡试不爽。有的学生直接感叹:真的是快多了啊。
三、教学过程多形式多策略,延长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里,人的注意力可以维持45 分钟,实践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仅仅高度集中15 分钟。笔者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如下多种方法延长较高水平的学习兴趣。
(1)螺旋式问题、良好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持续思考
在学习Excel 公式和函数时,笔者会先提供案例(一张工资表),再假设情景:如果你是公司的会计,你如何快速的制作出员工的工资呢?一键完成可不可以?学生们笑,知道笔者又再卖关子了。笔者就开始讲解如何使用公式,公式不能满足一键完成,笔者又引出函数。工资年年都会增长,如何一步计算出所有员工增长后的工资,笔者再继续讲解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区别和用法,学生听的津津有味。设计问题的难度螺旋式上升,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兴趣,学习结束后立即进行练习,不仅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们体验了快速完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们都会感叹:哇,原来如此啊。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也实现了寓教于乐。
(2)“教、学、做”时间分配合理,维持学习兴趣在较高水平
针对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15 到20 分钟之间的特点,笔者将教学内容设计成15 分钟到20 分钟的教学内容。并且,请学生们监督。在笔者讲解完毕后,同样留给学生20 分钟时间做练习。期间,笔者巡视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个别指导。此种方法,可以保证学生短时间内接收一定量的知识,并且通过练习可以快速的消化和加强技能,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同时,“教学做”结合,使学生不至于心理疲劳,不同的动作良好的节奏刺激学生的不同神经区域,使学生兴趣维持在较高水平。
四、多关注学生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很多研究都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任课教师有很大关系。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大相径庭,有学生主动靠近老师,有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有学生则对老师唯恐避之不及,这与每个人的天性使然有关,也必然和高职学生在过往的求学路上获得的老师关注比较少有所关联。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注意与“差生”对话,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对于课堂练习和平时作业不好的学生,笔者都会一一找来谈话,没有批评苛责,只是询问为什么做成这样了,是否有什么困难?在和学生的互动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可爱和真诚,只要试着以关心他的角度去了解他,那么学生收获的是知识和对学习重新燃起的兴趣,笔者收获的是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最大的荣誉。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向教师敞开了他们的意识之门,教和学才成为可能。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实践的总结,另外还有更多的方法,比如每次讲解作业时的“批卷子”方法,某些知识的对比分析法等等,都在教学实践中有较好的效果。当然,还有更多的方法有待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韩艳荣,夏倩.我国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36).191—192.
[2] 王文娟. 探索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3 6).66 -6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