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2)
摘 要:在融合出版环境下,出版行业对出版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当下出版人才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当前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培养对策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融合出版 ; 编辑出版学专业 ; 人才培养模式在融合出版的时代大背景下,出版业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着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由纸质介质向多媒体媒介融合转变的现状;以及从过去的重视规模发展转向重视质量等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出版业在融合转型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短缺的问题。本文将从出版人才培养的角度切入,展开对融合出版环境下出版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融合出版环境下出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侧呈现不匹配性
无论在哪个时代,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都必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现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一批掌握传统出版实务与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而是一批具备出版专业能力、业务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习实践能力等的复合型出版人才。目前许多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高校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市场需求,在研究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时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仍存在不足。体现在高校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 " 汉语言文学 + 新闻传播学课程 +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课程 " 的课程结构,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跨媒介技能,从而直接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出版人才严重脱节,呈现二者不相匹配的发展现象。
1.2 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课程占比小
编辑出版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应用型的学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无疑是很重要的。目前,各高校在开设此类课程时普遍存在理论教学课程数量占比大,实践教学课程数量占比小 ; 传统出版行业相关学科课程占比大,数字出版相关学科课程占比小的现象。这种 " 重理论轻实践 " 的专业课程模式设置难以真正使学生将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大多以讲授式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 一方面是在从事编辑出版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授课老师缺乏专业化知识,专业程度不高,实际的从业管理经验不足 ; 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时,缺乏生动的案例分析教学和结合实践案例教学。从而容易导致在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相对不强,难以快速适应出版的实际工作。
1.3 高校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
借助网络搜集目前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的培养方案,通过对比发现目前高校之间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出现了同质化现象,培养目标千篇一律,特色不鲜明。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与重点高校的培养目标无明显的差异,使得从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一方面专业实力不强,另一方面缺乏地方特色。
如此培养出的学生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全国的出版单位都难以立足。且目前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高校间同质化的培养模式缺乏竞争,不利于各自编辑出版专业的进步。相反,通过合作与竞争而不断探索的培养方式会为高校出版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现代出版业应对融合出版背景下出版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出版单位提供融合出版的学习及实践平台
高校作为出版人才的供给侧,应当针对出版行业的市场需求来培养出版人才,实现出版人才供需平衡。改变目前出版人才供需失衡的现状,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可以与当地的出版单位相对接,出版单位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与实习的机会,让高校的老师与学生了解到目前出版单位实际的运作现状,以及出版单位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从而帮助高校改进课程体系设置,针对现代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培养人才。高校培养创新型出版人才,为创新型出版企业输入活力,出版企业提供的反馈与需求,同时也是高校设立编辑出版学专业的一个“晴雨表”。
2.2 重视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方式
当下,高校应当意识到在以内容为王的现代出版业,培养学生的融媒体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而目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为学生提供“试错”的机会,应当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让学生切身实际学习出版的各个环节。在融合出版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当及时进修 VR、大数据等在出版领域广为流行的高新技术,并在课程设置中相应增加这部分的课程,将新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接触与了解新兴出版领域的发展现状。同时,在渠道方面,面对实体书店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要求出版人才掌握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形成产业链效应的方法。
2.3 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以交叉融合为主要形式在当前的出版行业中,科班出身的出版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并不广阔,尤其是仅仅具备编辑出版专业技能的学生,究其原因,这样的学生往往对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如此一来,难以适应出版单位的工作,无法满足出版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高校间培养模式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注意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一专是指编辑出版专业技能扎实,多能是指具备多种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了适应融合出版的行业趋势,高校应明确出版人才培养层次,在进行学科交叉融合时应当多与数字技术、新媒体等学科进行融合,使人才掌握更多的现代媒介技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结语
融合出版发展趋势下,出版业的融合转型离不开复合型出版人才的推动,他们是出版融合的主力军。培养适应融合出版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复合型出版人才,需要高校与出版单位携手共进,共同探讨解决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 徐青 . 网络融合趋势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19:77-78+87.
[2] 郑鑫 . 数字时代出版产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 [J].
传媒论坛 ,2019,21:97-98.
[3] 范军 , 刘晓嘉 . 融合出版背景下高校编辑出版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J]. 出版参考 ,2019,7:46-50.
[4] 刘玲武 , 唐哲瑶 . 对媒体融合环境中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思考 [J]. 出版与印刷 ,2019,3:68-73.
[5] 戴竹君 , 陈少志 . 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的社会需求与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3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