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 “逢进必考”就业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考验及对策探析

    2013年12月12日 16:13 作者:张明杨

    张明杨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如今在“逢进必考”这种大的形势下,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压力和考验也越来越严重,面对“逢进必考”,适应这种新形势,学生要正确自我定位,提高自己的应考能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才能在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逢进必考;体育教育专业;对策;就业

    1. 关于“逢进必考”的几点认识

    1.1 一九九四年正式开始实施的人才选拔基本原则

    从1994 年进行首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至今,通过贯彻“凡进必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使得相当一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公务员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从而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科学的经验,这里面就包括一些不断探索科学的考录程序和工作方法。

    1.2 对“逢进必考”的认识

    逢进必考,指的是公务员准入体系建设。是现在公务员体系的一个进入制度。以前公务员的门槛不是很高,例行考试及水平考试都可以,但是自2000 年以后,进入公务员系统必须通过国家或者省级组织的统一考试,即逢进必考。

    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及一些国企甚至私企等正规单位也进行了用人机制改革,凡进人必须经过统一考试。就教师行列,教育部已经就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发出通知。教育部表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国家或地方“特岗计划”的实施,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教师岗位需求情况,合理安排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补充,统一组织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按规定程序择优聘用,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1] 然而随着教师入编“逢进必考”后,师范类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这种体系的存在。

    1.3 “逢进必考”的重要性

    逢进必考的存在不仅是建设高素质工作人员队伍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将教师也编入“逢进必考”后也充分证明了国家重点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心,采用针对公务员的体制来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传道授业,为祖国下一代的明天而奠定殷实的基础。

    2.“逢进必考”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严峻考验

    2.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存量增加,竞争激烈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体育院系和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存量增加。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据统计:我国现有体育教育专业190 多个,在校学生40000 余名,每年毕业学生近10000 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20000 余名,每年毕业学生近5000 名。[2]

    现阶段,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甚至还趋向饱和,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体育教育毕业生没有及时就业。再之,随着“逢进必考”的推进,要想进入公务员编制或者学校就必须参加考试,而无论是否与体育有关的考试都是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竞争。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即使参加考试,被录取的也是寥寥无几。

    2.2 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考试竞争力不够

    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一般是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通过后并被正规录取的。因此而言,录取文化课的分数普遍较低。各高校目前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一般也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这往往造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性强,就业范围具有行业性,却与很多公务员性质的单位专业不对口。

    2.3 专业知识拓展不够,综合能力不强

    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造成专业理论基础差,专业技术课程多而不精,无特色、无特长,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都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这些因素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在现今“逢进必考”形势下,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知识不过硬更是限制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对“逢进必考”就业对策

    3.1 端正态度,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高自己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没有办法文化课方面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学生相比的,这也是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块短处。在面对“逢进必考”的形式时就要求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努力根据自己的择业方向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早着手、早准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及对其他方面的能力拓展。

    3.2 把握信息动向,做出实时适当的调整

    在信息时代的现当今,信息也作为一种资源被竞相争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掌握了信息资源,也算是拥有了优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闲余的时间多看报纸、新闻,通过网络新闻媒介掌握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信息动向。必要时需要牺牲一些个人爱好,来适应当前“逢进必考”的形势。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

    3.3 学校加强择业观教育

    学校要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加强择业观教育,使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要对自己有一定程度上的定位,有条件进教师编制的努力进入学校当老师;在其他方面突出的,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或者选择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等。学生要走出精英的光环,走进大众化教育的现实, 尽量摆脱身上的骄气。最后,就业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正确地摆正位置,切实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从而找准定位,养成良好的择业观。 

    4. 结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要办好教育,首先要有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当前“逢进必考”这种形势下对每一位想进入中学从事体育教师或者进入公务员编制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体育教育专业的定位就是体育教师,因此作为学生应当按照定位,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以适应“逢进必考”形势下对大学生的要求。

    作者简介:

    王西军, 李春兰,《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载《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9 月。> 才智 /78 创新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