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在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施行临终关怀的价值,旨在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取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获得患者与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考组共30例,施行积极放化疗治疗,且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观察组共30例,采用临终关怀干预服务。经QLQ-C30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估,且记录两组1月内的病死情况。结果与护理前、参考组开展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 0. 05 );与参考组开展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病死率更低,差异显著(尸<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施行临终关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医护人员借鉴。
关键词:晚期肿瘤;临终关怀;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141-02
引言
晚期肿瘤患者不仅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放化疗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使患者心理和生理遭受双重打击,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此外,晚期肿瘤患者因害怕自己生命由此而结束,此时内心惶恐而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如临床护理服务不周到或出现差错则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影响医院护理质量。以往临床护理服务主要针对晚期肿瘤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疼痛给予对症护理,同时给予相应健康教育,但较为笼统,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当前护理服务不仅重视对患者身体和生理的关注,同时还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其安心、平稳的离开。临终关怀主要是指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给予晚期肿瘤患者的照顾和关系及帮助,更好的改善其生活质量。据相关调查显示,实施临终关怀可从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更好的控制其疼痛,为其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让其安宁的离开。本文研究为探讨临终关怀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中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
研究对象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本院接收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对象收集标准:患者意识及精神状态均较为正常;临床症状包括:便秘、失眠、下肢水肿、食欲降低等;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字。在获得患者与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考组共30例,包括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11±7.85)岁;观察组共30例,包括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57 ~ 76岁,平均年龄(65.37±8.14)岁;对比分析两组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在控制病情基础上,按照其自身意愿行积极的放化疗治疗,若出现病情危重时应及时送到ICU内进行抢救。仅为其提供常规临床护理服务,包括:心理疏导、病情观察、对症干预等内容。观察组施行临终关怀护理服务,首先构建专门的临终关怀小组,护理内容包括:①生活干预:为患者构建良好的病房环境,按照患者情况安排家属、朋友定期陪伴,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况。②控制症状:按照循证护理理论,针对患者已发或易发的症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疼痛干预、营养支持、失眠处理、压疮护理、胃肠道反应及呼吸困难干预等。③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情绪给子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其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④家庭支持:家属的负面情绪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故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交流,使其合理调节情绪,以便于给子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1.3 观察指标
经QLQ-C30量表对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估,且详细记录两组1月内的病死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并记录本研究内的全部计量、计数资料,录人SPSS20.。统计学软件内开展分析,经以卡方及t检验方法分析,若显示P<0.05则表明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与护理前、参考组开展对照分析发现,观察组护理后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 0.05)。具体见附表。
2.2 病死情况
干预1月内,观察组没有患者死亡;参考组中有5例死亡,病死率16.67%,组间对比(P < 0.05 )。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往传统护理服务以难以满足人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