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
2010年12月10日 15:49 作者:职称论文论文网(www.lunww.com )是学术期刊推广、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正规代理机构,我们与4、5百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有合作,我们合作的期刊都是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的正规期刊。合作的期刊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详情可来电0519-83865052,或者QQ:85782530咨询。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批判的是“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突出的是劳动和劳动者,强调“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劳动者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科学上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发展而来的。斯密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时,系统地阐发了劳动价值论。斯密的理论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而这种财富主要指的是物质产品。出于对增加物质产品生产的关心,也出于在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斯密把劳动看成是一国国民消费的一切产品的源泉。斯密的学说表明,劳动价值论从其产生那天起,就是一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的体现,这种世界观和社会哲学认定人和人的劳动是人类社会繁荣昌盛的惟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 的价值理论,对人本身始终有着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实践关怀,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根本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生存与发展等问题提供一种真理性规定,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和批判,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反人性、反人道的现象的关注,并借助“应当怎样”的价值理性和“必然怎样”的历史理性对“实然怎样”的实证理性进行批判和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拓展新的历史空间。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物”本经济学,即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价值理论,也是一种“物”本价值理论。不仅价值的实体是物,而且创造价值的也是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强调经济是人的经济,没有人就没有经济活动,也就没有经济范畴与经济学。由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强调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惟一源泉。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正是在批判资产阶级“以物为本”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历史是人民自己创造的,科学的历史观必须“以人为本”,而且“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手段,它首先是目的。这就是“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的根本原则的依据,这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充分地反映在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中。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出,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本质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如果把体现在商品中的人和人的关系,颠倒地仅仅看成是物和物的关系,见物不见人,这就是商品拜物教。所以,人和物的颠倒是产生商品拜物教的根本原因。这样,马克思通过分析批判资产阶级“以物为本”的价值理论,从而反映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这一最根本的特点。
透过商品的物的表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经济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之处。列宁曾经说过,“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是一种透过物与物关系的表象而揭示出人与人关系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突出的是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根本的价值追求,也就不言而喻地将人当作了全部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本源和中心。而人作为全部历史活动和现实活动的本源和中心又主要是通过他的劳动活动表现出来,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人类劳动的评价体系,自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人的首位性。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和关系,人或者劳动者始终是劳动的主体。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这就是说,人类的劳动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物质变成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人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的。可见,人的劳动是劳动过程中最主要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劳动者或者说劳动力,不是一般的生产要素,而是主导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因而,劳动价值理论比任何别的价值理论都更尊重人、重视人、依靠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原则。
二是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是他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也是我们认识劳动价值理论“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的关键。马克思一方面从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过程中,劳动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离开了人的劳动,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角度揭示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这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又从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角度阐明了人类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是在肯定和论证价值的社会性过程中,揭示出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其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社会的人。价值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关系。这是十分深刻而科学的论断。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阐述,是从分析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经济细胞人手的。作为有形的商品,表面看来是一种物,但是在物的背后,却蕴含和体现着丰富的经济关系。商品不仅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品,而且是劳动交换的中介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载体。商品是人类劳动的创造品。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劳动,就无所谓商品、价值问题。马克思指出:“使用物品当作价值,正像语言一样,是人们的社会产物。后来科学发现,劳动产品作为价值,只是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的物的表现,这一发现在人类发展史上划了一个时代,但是它绝没有消除劳动的社会性质的物的外观。马克思把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对待价值这一范畴也是如此。马克思认为,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价值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同物结合着并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关系。把商品价值看成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
价值的社会性还规定了人类的劳动必须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关于价值的社会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仅从价值的质上揭示出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且揭示出价值的量即“劳动本身的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并通过“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等范畴,揭示出在价值量的规定上,人类的劳动也必须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运行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样,马克思就又从价值的量的规定性上揭示出价值的社会性的特点,从而揭示出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论,所指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社会的人。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影响了西方经济学家,特别是影响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早期开拓者。
关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索罗在其1957年的《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的著名论文中,对美国19091949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在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中,人均资本贡献仅占1/8,而7/8则归因于技术进步,这就是所谓的“索罗技术进步残差”。正是这一残差引起了不少经济学家的关注。
为了揭示“索罗残差”存在的秘密,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将“索罗残差”的存在归结为由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知识效应。保罗·罗迈尔则把知识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来考虑。舒尔茨与罗迈尔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索“索罗残差” 存在的原因。前者强调的是通过教育途径所传播的作为外生变量的公共知识与准公共知识对“‘索罗残差”存在及其扩张的意义;后者强调的是在劳动者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内生的专业性、特殊性知识对“索罗残差”存在及其扩张的意义。
经济学家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独立因素纳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细微的、计量的分析方法,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罗的技术进步理论结合起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指出这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从而揭示出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人力资本理论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具体体现,但不论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还是索罗的“技术进步残差”,不论是罗迈尔的“内生的特殊性知识”还是卢卡斯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这些理论和概念均受到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影响。
马克思依据其劳动价值理论把商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价值减去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之后的差额,其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分析方法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剩余价值不会来源于资本家用不变资本所购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而不会增加;剩余价值也不会来源于资本家用其可变资本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剩余价值只能来源于资本家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本身就是价值的创造,而且能创造出一个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同时,技术越进步,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个差额也就越大。而不论是罗迈尔所强调的“内生的专业性知识”和卢卡斯所强调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其实质都是体现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力使用价值方面的一些新特点。所不同的只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首先阐明了他的劳动价值理论,然后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来源,建立起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而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先从现象形态上提出“索罗技术进步残差”问题,然后再进一步深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而其共同特点都是强调在经济增长中劳动者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体现的是“以人为本”这一经济思想。因此,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从思想到概念都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别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
舒尔茨是从探索经济增长和社会丰裕的秘密而逐步踏上研究人力资本道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又是为了反对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对经济增长的悲观论调,而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的一条全新的思路。这正如他在《人力投资》序言中所指出的:“人们对食物、能源、空间和地球上其他物质财富抱有很多忧虑。这种忧虑并不新鲜。在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就很令人信服地表示过。对主要是根据地球物质生产力下降的评价而作出的预见,我是拒绝接受的。因为正确的评价必须考虑人类应付地球上物质财富变化的能力。这些能力是被‘地球观’的评价所忽略的。全世界人民的后天能力的提高,实用知识的进步,是未来经济生产率及其对人的福利贡献的关键所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了过去把人力资本投资排除在投资内涵之外的片面性,他说:“仅仅使用这些‘纯化’的有形资本存量估计和所用人时的估计来解释美国实际收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经济学家遇到的无数迹象表明,人力资源的质量改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人类的未来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要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的。”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为了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提出的一条全新的思路,对西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很大的理论贡献。而舒尔茨对西方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贡献又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下完成的。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和马克思劳动力概念是极为相似的,都是强调这种人的能力或劳动能力只能存在于劳动者身上或者说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第二,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和马克思劳动力价值构成的内容也是极为相似的,都是强调“我们称之为消费的大部分内容构成了人力资本投资”,强调“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马克思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论述极为相似,都是强调人力资本、强调活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第四,舒尔茨人力资本数量、质量的论述和马克思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论述极为相似,都是强调劳动力质量,强调复杂劳动的重要作用。第五,舒尔茨关于“劳动者成为资本的所有者”的论述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也是极为接近的,他们都是从研究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人手,而深入到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第六,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一种评价机制高度评价了人的劳动,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评价机制高度评价了人力资本。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正在迫使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不得不重新回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轨道上来,证明了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当代人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思想对我国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意义
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从本源的意义上看不外乎有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一类是人力资源。正是从这一意义上马克思特别欣赏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句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自然资源总是要呈现出逐渐减少,甚至是日趋枯竭之势,而人力资源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日趋丰富和不断提高的。以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来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以无限供给的人力资本来克服自然资源稀缺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提出和广泛认同,已经并将继续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发展是现时代的主题,而科学的发展则将是永恒的主题,但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既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又以人的发展为手段。因此,人及其劳动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没有人类参与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物质变换,是自然进化;只有人类参与并按照人的目的进行的物质变换,才能称为“发展”和“科学的发展”。
人及其劳动是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马克思是从劳动出发去说明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还把工业看成是完成了的劳动,或者说是劳动发达了的形式。因为工业较少地依赖于自然环境,而充分地表现出人的创造力量,所以马克思认为,工业是认识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了的书本。
马克思还从哲学高度阐明了人是劳动的主体,资本资源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媒介。而且资本资源实质上是劳动主体的延伸,是人对自然控制的表现。可见,马克思把人和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提到空前的地位上,他本人甚至称自己的经济学是“劳动的经济学”。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关于人和人的劳动的精辟论述、关于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无疑应成为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揭示出,应当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而且总是强调当社会财富的创造愈来愈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时,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伟大作用。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阎他又说:“直接劳动在量的方面降到微不足道的比例,……同一般科学劳动相比,同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相比,……却变成一种从属的要素。”马克思还多次论述资本家的管理、指挥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家作为共同劳动的指挥者,其劳动是社会化生产中必要的;另一方面,他进行管理与指挥,又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前一重性质的管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现实都充分证明,由于知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形成了更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们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新知识、新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一方面,新知识和新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资料中的各种系统更为先进,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新知识、新科技会造就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显然,并不是说知识、科技、管理本身就能创造财富,而是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科技的劳动者的专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说到底是人力资本的伟大作用,而不是物质本身的神奇功能。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而科技创新正是劳动者用他的活劳动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科技创新是劳动者创造性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人类劳动的创造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因此,我们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从而才能理清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整个思想脉络,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