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趣味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一旦对一件事发生兴趣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而富有情趣的情境恰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将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放动画等形式,把枯燥的数学变成使用性、愉悦性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新奇、兴趣和疑问,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会计论文发表 二、创设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趣味化的情境固然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但并非所有教材都能制成动画效果,或编成谜语儿歌等。还有很多公式的推导、定理的归纳、法则的概括等都需要教师通过制造“认知悬念”,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导入阶段教师有意识地设置含有新旧知识矛盾的算式让学生计算:144÷12和144÷1.2,第一题学生能顺利解答,第二题就卡住了。这时学生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算?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根据什么性质把它转化呢等等。这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一系列的学习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引导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
小学生还具有好动的特点,而这恰好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好契机。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生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做一做,才能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把蒙眬的想法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而且理解深入、印象深刻。如“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活动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规律,培养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圆锥的体积”,为学生准备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底高都不等和等底又等高,组织学生做盛水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才有联系,并且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有了这一实验基础,圆锥体积公式的概括就水到渠成。 四、活化活用教材,激发创新潜能
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我们要活化教材,变“以本为本”为“学生为本”,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鉴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我们除了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选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还要富有挑战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且可选择,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呈多极与多元状态时,学生才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学完《百分数应用题》后,出示:“开发区要修一条长500米的公路,前3天修了计划的20%,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这道题包含了丰富的信息,留给了学生一个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学生可以选择全部信息来解题,也可以选择部分信息探求出富有个性化的解题策略,在这寻找策略的过程中学生必将获得丰富的发展体验,开启思维创新的闸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会计论文发表 五、融数学于生活,开展学习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可多渠道接受信息。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在限于课本与课堂。新课程下的数学必然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学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学习活动的时空也以开放的形式而存在。这就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它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内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多学科的综合实践。如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出示:“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如果我班同学每人各自买一瓶矿泉水,单价是2元。如果整箱买:小箱12瓶可打九折,大箱20瓶可打八折。怎样买最合算?请你设计一个购买方案。”这种研究活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实践能力,渗透了统筹优化的思想。在方案研究中,学生成了活生生的社会人。在个体研究和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欲望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