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绽放语言文字的芬芳
2013年12月23日 15:11 作者:顾雪松顾雪松
(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浙江 杭州 311121)
摘 要: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品味感受语言,才能摆脱华而不实的包装课,完成新课标的要求,使语文课堂绽放语言文字的芬芳。而阅读课的语言教学不是每堂必有,也不是面面俱到,而应视每篇课文的具体情况而定,选其最具特色之处细细咀嚼品味,涵咏其独到之处,汲取精华,收入“锦囊”。
关键词:品味语言;细细咀嚼;领悟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选择最具特色之处细细咀嚼品味
阅读课的语言教学不是每堂必有,也不是面面俱到,而应视每篇课文的具体情况而定,选其最具特色之处细细咀嚼品味,涵咏其独到之处,汲取精华,收入“锦囊”。如鲁迅的《故乡》,进入微观领域,你会发现精彩比比皆是,而语言教学又切忌贪多,只能溺水三千,取其一瓢,或涵咏开头的语言特色,或品味结尾的含蓄隽永,或欣赏人物形象的传神刻画,或思考“我”与闰土及宏儿与水生友情的相似与不同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我在教学《故乡》时,曾将语言教学的重点放在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结尾,既突显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又隐含了深刻的哲理,同时也深刻地突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结尾巧妙的将作者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与追求,乐观与坚韧的性格表现出来。一个巧妙而又耐人寻味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我设计这样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1、《故乡》的结尾语言具有怎样的特色?具有怎样的标表达效果?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对理想的向往和必胜的信念?那样岂不是更加铿锵有力。(提示:a联系社会背景思考b语言艺术感染力)3、《故乡》结尾的作用及历史意义?(提示:a联系全文的中心思考b教师此处可以示范《故乡》的结尾如登塔,在黑暗中引导无数的革命者不折不挠、勇敢前行。)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两个比喻,启动学生的思路,如:《故乡》的结尾如春风……《故乡》的结尾如号角……通过几个题目的设置让学生明白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能迎来新生活
二、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品味语言
语言教学不能 模式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汇集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在文海中精选的,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语言教学需借助文学史、思想史、语言史将文章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作者创作的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创作目的、要抒发的情感等等都决定着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色,即便是同一位作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创作目的其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风筝》《阿长与<山海经>》,由于创作目的、抒发的情感、表现的主题不同,决定了这几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或温馨、轻松,或沉重而悲凉,或充满浓浓的思念之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虽然都是对往事的回忆,但由于要表达的主题不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所以语言温馨、轻松;而《风筝》的、要表达的主题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因此语言上充满了沉重和悲凉之情。教师可以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风格。
三、修辞手法提高了语言的魅力
微观领域的语言教学也不能忽略“修辞”教学,教师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修辞的作用。我们不提倡对语言的过度包装,但恰到好处的使用某种修辞手法会使文章陡然增色,令人难忘。读过《故乡》的人,作者诙谐的比喻,传神的刻画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对杨二嫂的比喻:“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使杨二嫂几乎成了人们心中的“邻居”。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开头一段气势宏大的排比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到草间里去……”这一排比从儿童的视角为读者描绘出一个生机无限、趣味盎然的百草园,这座拥有皂荚树、石井栏、叫天子、何首乌、桑葚的乐园早已搭建在每一位读者心中,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故乡。又如鲁迅的《故乡》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本句中,“厚障壁”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而本意是指厚厚的阻碍物,用在这里,借喻作者自己和闰土两人感情上的较大的隔阂,而幼时他们两个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在此,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和闰土的巨大改变而生成的淡淡哀伤,也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追忆,学生读到这里也会为此心痛不已。学生在感受作品语言魅力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了这位文学巨匠的人性美、人格美。
四、细节之处不可忽略
微观领域的语言教学不可忽略任何关键之处,一个句子、一个短语,那怕是一个虚词,甚至一个标点,都有品味之处。经典之作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搭建文章所用的每一块砖石都是作者用心烧制的,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与众不同的精彩。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的结尾一句“大概他的确已经死了”,这句话用了两个充满矛盾的语气副词“大概”、“的确”,大概是表示猜测、估计,而的确是肯定、不容置疑。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句子正是语言教学的关键点、知识点,是我们引领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之处。此处可以设置几个问题:1、作者连用两个自相矛盾的语气词,为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据吗?2、句子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联系?3、朗读时重音发在不同的词语上,情感有什么不同?解答上述问题必须联系作品的创作主旨,与宏观领域的阅读密切相联,结尾句流露出极其复杂的情感:对主人公的同情、哀婉、遗憾、失望、嘲讽、批判等都直指中心。在品味、细嚼每一个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言教学也不能忽略标点的使用效果。应该让学生懂得标点符号在关键处的意义和作用。它能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恰到好处的使用标点,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产生语言文字无法达到的语言余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作者将其描写得栩栩如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点的巧妙运用了。请看:“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学生所读的书的内容(即引号引用的部分)鲁迅没有将其用逗号隔开断句。而先生读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却不仅正确使用逗号断句,而且加上了“呢”“噫”“嗬”等衬字,甚至还加上了拖音符号“~~”。为什么引用学生读的内容与引用先生读的内容标点不一样呢?原来作品要告诉我们的是:学生所读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正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先生所读则深得韵味,自我陶醉,突出先生的学识渊溥,方正迂腐。学生和先生所读内容后面的省略号的作用也不一样。前者为列举的省略,突出“人生鼎沸”,读书声之杂乱而热闹;后者为内容的省略,强调先生完全沉浸在文章中,早已物我两忘。再进一步追问探究,则不难看出;鲁迅的这一组标点,既表现了封建教育的枯燥呆板(《故乡》中“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不标点也有相同作用),而又并不影响鲁迅对先生的敬重。这一组看似不起眼的标点对照,既照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又照出了先生的鲜活形象,显示了先生的古板和封建教育的思想束缚。
五、结束语
语言教学过程,教师即要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寻其胜景,令学生陶醉其中,又要跳出庐山之外,居高临下指点迷津,要进得去,出得来,切忌身在庐山中,不识庐山面。语言教学,是检验一个语文教师能力的试金石,一堂成功的语言教学课,一定闪烁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这个教师面对无论多么艰深的文章一定具有庖丁解牛的能力。语文教师如同一位导游,让学生在语言的群山中产生探究语言胜景的冲动,带着强烈的欲望去探寻他们心中的庐山瀑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宏观领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还是微观领域的语言细读,都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远面对的难题,在阅读教学这座风光旖旎的迷宫中,永远有更美丽的风光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欣赏。语文课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无比丰富的美的世界的大门。只有将语文阅读的教学建立于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从不同的方法途径达到审美的境界。
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M].2011.
[2]刘祥漷.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崔允著.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