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多民族文化 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支撑,是一个民族在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能够推 长期实践过程中孕育和发展的精神产物,是民族稳定 动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与传 持续发展的枢纽。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不断 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而 挖掘民族精神,才能使其基业永固,绿叶常青。民族 将民族文化推向更宽广的平台。文章就保护与传承民 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内在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族文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 作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那达慕”是蒙古族的
化的措施,并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传统节日,具有体系完整、节俗鲜明的特征,它的延
一、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续与发展依托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机制,在传承蒙古族 1.提高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 民俗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历史贡献和功能。为了进一 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不断增 步传承与保护政府已把那达慕大会列为盛大的民族节 强综合国力。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 日,确定了固定的经费、固定的时间、组织机构和承 综合国力,但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 办办法。另外,民族风俗、民族节日、民族手工制品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 等拉近了学生与民族文化的距离,如若在校园中进行 根基,是一种精神力量,其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转化为物 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将有利于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 质力量,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 时代青年,这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 个国家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表现。保护与传 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承民族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国力。 3.坚持创新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为了不被时代 2.激励个人前行。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精神源泉, 所遗忘,就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文化发展亦是如此。 推动着人们的创造与发展,对人的精神意识与社会活动 文化创新就是文化发展的实质,也是社会实践发展的 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民 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 族作品,一个优秀的民族作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与感 程中要结合本国国情,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同 召力,能给人巨大的力量,激励人们的进步与发展。优 时要汲取外来优秀的文化、迎接新的元素,将不同文 秀的民族文化总是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力量为 化融合在一起,吸收优秀文化的长处,摒弃腐朽的落 人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成为人们的精神火炬,引领人们 后思想。比如蒙古族在服装方面的创新,蒙古族对民 前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与此同时,优秀的民 族服饰的重视,带动了蒙古族服饰行业的兴起,蒙古 族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是人们发展过程中的精 服饰文化在适应现代城市蒙古族的审美需求而在样式 神食粮。由此可见,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能够给人们 上不断创新。蒙古族服饰正在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 带来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着高级的审美情趣、高超的手工技艺和高明的设计智
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慧,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草原民族服饰时 笔者所在地以蒙古族为主,蒙古族具有民族特色 尚化、生活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的文化。在蒙古族城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也应对 三、结论
蒙古族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在此方面,笔者提出了以 总之,民族精神是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下几点措施: 民族文化是凝聚力量、弘扬中华的源泉,只有重视民 1.坚持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对 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才能提高我国的软实 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肯定与认同,树立文化 力。在当前国际文化互相影响、交流碰撞的环境下, 自信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坚持文化自信是对 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认同民族文化,更要做好民族 文化的认同与尊崇,这将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使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地创新 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了民族文 与发展,为实现中国梦续写新的篇章。
化的价值。比如蒙古族文化中的饮食文化,蒙古族传统 饮食分为肉食、奶食和饮品,传统食品有奶油面片、肉 参考文献:
粥、黄油粥;肉食以牛、羊肉为主;奶食品有以牛、羊 [1] 娜琴.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现代国企研究,2018(1
奶为原料的奶豆腐、奶皮、奶酪等;饮品有奶酒和奶 6):285.
[2] 苏启民,苏栋栋,卫润丰.谈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旅 茶。现在的蒙古族人民依然爱吃牛羊肉,爱喝热奶茶, 游纵览(下半月),2018(01):232. 其饮食文化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根深蒂固。 [3] 王国超,潘华.关于民族文化学校传承的几点思考[J].商丘
2.坚持精神引领,牢固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文 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