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文史类论文 ->社会文化
  • 儿童音乐素养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2017年12月15日 15:32 作者:lunwwcom

    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熟悉音符的形状和时值之后,可以适当问一些相对简单的时值等价的问题,比如:一个全音符等于多少个四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多少个八分音符等等。在这些基本音符认识娴熟之后,还会教学生认识附点音符,这里要告诉学生附点的是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最后的效果应该是能熟练的视唱出附点节奏型,并运用在声乐作品当中。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叫做“节奏”。在一首乐曲中,如果把音高和歌词都撇开,得到的便是节奏,节奏犹如音乐中的骨骼,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音高固然重要,但是它只有和节奏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假使离开了节奏,音乐便失去了组织性,无所表现,无从记忆。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打出一些简单常见的节奏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节奏型,例如:切分音,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三连音等。教学生打拍子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心里有一个基本拍,老师在开始教的时候,可以先给一个基本拍,等到学生娴熟之后,学生就会有这个好习惯,打拍子的时候就不会很乱,并且在打拍子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强弱关系。调:相对而言,调的学习是有难度的,它是主音与其他构成一定音程关系的若干音所结成的音的体系。与儿童讲如此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着实显得无聊枯燥,学习调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的时候开始,跟学生传授新的调式,一般起初学习的乐曲不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调性也会比较简单,通常较常见的有C,G,F,D调等,最好辨别调的方法就是看调号,学生刚接触的基本是两升两降,所以比较好记忆。还可以运用C调作为基本调进行对比,让学生用听觉来感知当前的调性的高低。个人认为,能具备以上的调性分辨能力便足矣,至于进一步的学习可以在学生的心智与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时,逐步渗透。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教简谱还是教五线谱。理论上来说,五线谱是我们国际通用的乐谱,但是儿童学起来比较困难,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更有利于孩子今后的音乐学习;简谱在我国

    使用比较普及,学起来也相对容易,但并不利于孩子今后的音乐学习,因为即便是中国古典乐器的乐谱,也在普及用五线谱的方式呈现。对于认识线谱,其实方法并不算难,只要让孩子先记住do和sol这两个音的位置,剩下其他的音,向上向下慢慢数即可。在认识线谱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认得很慢,并且老师要在认线谱的过程

    中,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就是在孩子忘记如何认谱时,多提醒其认谱的方式。有一个良好的认谱习惯,在日后的音乐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颖.儿童音乐素养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 2015.

    [2]张明慧.儿童视唱练耳课程兴趣培养的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赵雷.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

    作者简介:李林君(1991—),女,江苏淮安,扬州大学2015级,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永福(1960—),男,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