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研究
2014年9月22日 09:23 作者:lunwwcom摘要:论文旨在探讨构建一个适应日常教育教学运行的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软件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初步形成了软件系统的监控与评价框架。
关键词:高等教学质量;质量监控平台;评价主体;评价客体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当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人人。近年来,高职院校急速扩张的招生人数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引起广大关注。高校的质量监控工作应着眼于长效和发展,如何建设常态化的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参与的有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就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要监督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作为被监控和评价的客体,要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所以,一定要明确的是评价和监督都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学校必须在制度完善和健全的基础上狠抓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的实效性。因此,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体系应该是具有高度规范性、外部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个内方外圆的框架结构。
一、软件系统开发基本要求
系统需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采用三层B/S(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架构;需基于Web 技术开发,所以用户不必另外安装客户端软件(督导室管理端除外),只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进行使用和管理的有关操作;系统拟采用Oracle 企业级数据库;系统可以分布式部署:需要将服务器进行分离部署,需要将 Web Server 和 Database Server 分布部署;同时,要求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量的增大而扩充服务器数量;系统需要支持负载均衡的服务器部署。系统需要分布式部署,即:Web Server 和 Database Server 部署在两台服务器上,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二、监控评价对象/ 客体
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对象应该包括构成教学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因此要确定影响教学过程以及能够体现教学结果的所有主要因素,抓住这些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最后进行分类分层次凝炼出要进行监控评价的对象。在分析监控要素的时候,一定要在所整理的因素当中找出更突出的,可定性定量处理的要素。按照教学,参与教学的主体,教学管理三个层次来研究,文章最终确定的监控评价对象为: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管理。
1. 教学资源
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我们将教学资源分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包括的要素有: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基础设施、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室建设、专业就业情况。课程建设包括的要素有:课程纲要、教材选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网站建设。课程的改革和多元整合也是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2.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于具体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传统观念都认为教学过程的评价只针对教师的成份,却忽略了学生的成份。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不能只重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也应该被重视。教和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因此,论文将教学过程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包括:常规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实践课参与程度、自习时间、学生会社团组织、心理健康、宿舍班级文化、思想品德、就业情况。
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分为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包括管理队伍人员结构和素质,教学管理改革和实践成果,教学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管理包括师德师风考核、教师学期工作考核、教学改革创新考核、职称评定考核、辅导员工作考核;学生管理包括综合素质考核、学业成绩考核(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实习考核。对学生和教师以及教学管理的评价要有有预警机制, 就要有奖励机制.
三、监控评价主体
监控的主体即负责收集、处理、反馈教育教学信息,调控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因素的组织或个人,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与相关组织结构,监控主体具有全员性。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最终确定了评价主体,督导、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上级、家长、社会人士。
四、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框架
论文提出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图1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结构示意图
五、总结
论文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软件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规划,明确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结构的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客体,进一步划分了评价主体的客体评价范围,初步形成了软件系统的监控与评价框架。该论文为系统的各模块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扬. 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结构特征[J]. 职教论坛, 2004 年2 月.
[2] 任伟.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设计_ 任伟
[3] 孟现志.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考. 教育科学文摘.2011 年30 卷3 期.
[4]Geoffrey Alderman.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nglo- American View.2000.10.
[5]Diogo Casanova,Antonio Moreira,Nilza Costa.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Higher Education:results from the design of a quality evaluation framework.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Volume 29,2011,Pages 893-902.
[6]Prof.Dr.Akihiko Kawaguchi,Globalizing Quality Assur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Quality Assura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1.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校本课题(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