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 浅谈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2014年2月27日 14:06 作者:张国权 渤海大学大学体育教研部

    张国权 渤海大学大学体育教研部

    摘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构成。我们必须对二者关系予以正确处理,并基于有效的体育教学手段和运动训练方法,切实把握二者发展趋势,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发展;趋势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形式相同且性质相近,但是二者任务与目的又存在本质的区别。具体来说,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最直接表现,二者密切关联,也可视为普及与提高,或者是点与面的关系。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异同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二者的区别

    就二者具体含义而言,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身体方面则以全面发展为表现,并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智力与体力。利用竞争实现具体的目的,并使其差异性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力,最终在竞技中获胜。实施学校教育的具体过程之一体现在体育教学方面,即利用具体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方面有所深入和突破,并在终身体育锻炼中培养终身体育观念、良好掌握具体技巧,提高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可以采取一部分合理有效的手段,结合基础设施设备以及有效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训练质量,并有效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发掘其运动潜力。此外还可在运动训练中适量加大训练强度,使运动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而体育教育则表现出包括全面性和全体性在内的一部分具体特性,其包括两方面具体内容:其一是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切实增强其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其二是提高学生生活劳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相同之处

    在很多方面,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都存在差异性,但二者同时也有较多相同点。就较为宽泛的层面而言,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二者是双边关系问题,同时均可视为一个教育过程,其中教师和学生是其涉及的主体元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课堂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加以系统性的、计划性的安排。此外,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二者面对共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对人体素质与健康的重视。提高人体机能,保持机体健康是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目的所在。常规体育教学中会涵盖一部分竞技体育项目,而竞技体育项目中也同样包括了一部分体育教学项目。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二者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共通而且可以互相转换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一)充分利用运动训练方法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如何推动人的自然素质不断发展,是体育教学重点关注的课题。自然素质是人素质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锻炼自然素质的目标,而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必然要承受一定的身体负荷。而由于学生存在身体形态、素质、体育观念以及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性,其体育运动水平也表现为参差不齐,因而教师应合理运用运动训练方法,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模式,推动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均不可偏废,二者互动发展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对竞技运动训练常抓不懈,而且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为一体,相互依托。学校体育教学脱离了运动训练无疑是死水一潭而毫无生气,更缺乏必需的激情和美感,自然也难以有效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运动训练始终强调以体育教学为基础,若无体育教学,那么运动训练必然也不能良好发展,成为无源之水。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应做到同步发展,体育教学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并利用课堂教学、课余体育竞赛以及运动训练等多种方法来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对体育有更为深刻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培养出一大批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体育尖子和积极分子,从而为以后的竞技运动发展储备人才;而竞技运动与训练的不断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竞技运动能够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学校知名度得到提高,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最终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结语

    高校运动训练水平要想有所提升,科学化训练与管理是关键。我们应以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建设与发展为中心,对运动训练特点展开深入研究,在分析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异同点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互补加以充分利用,使体育教学收到更好的实效,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佘艳丽.河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0):88-89.

    [2]李淼.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1,(24):78.

    [3]李淼.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24):21.

    [4]董颖.山西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DOI:10.7666/d.y2095156.

    作者简介:

    张国权,男,1976年8月4日出生,辽宁省锦州市人,渤海大学大学体育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