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唯物史观的争议述评

    2017年3月14日 09:32 作者:文/司天卓

    文/司天卓

    摘要:卢卡奇的对唯物史观的阐发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性理论和社会变革的方式展开。科尔施对唯物史观的

    阐发围绕着三条关系展开: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

    系。葛兰西对唯物史观的阐发围绕实践哲学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施面对新的现实条件科学地发展

    和捍卫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卢卡奇提出了意识形态的革命,

    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解释为实践哲学并提出了文化的领导权

    理论,科尔施大声疾呼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性。

    一、卢卡奇的历史观

    关于自然界和人及人类社会的关系:年轻时代的卢卡奇

    反对自然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理论,认为自

    然界不存在辩证法,辩证法只存在于社会历史领域。晚年他又

    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将自然辩证法作为社会历史辩证法的前

    提。

    关于物化:卢卡奇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物化的

    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是被物化了的人。在物化背景

    下,人们丧失主体性,社会生活支离破碎。

    关于总体性:总体性是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方法,它

    要求将社会看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不同部分之间“能动的

    辩证关系”。物化社会丧失主体性,偏重于客体。扬弃物化需要

    恢复主体性,实现总体性。

    关于社会变革的主体:卢卡奇将无产阶级作为变革社会

    的主导力量,因为无产阶级诞生于物化的社会又是扬弃物化

    的主导力量。无产阶级要变革社会必须具有阶级意识,无产阶

    级的阶级意识的实质是对其主客体统一的自觉。

    关于社会变革的方式:卢卡奇注重意识形态的革命。他认

    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但是主观条件还不具

    备,物化意识侵入到无产阶级之中,因此必须进行意识形态的

    革命。

    二、科尔施的历史观

    科尔施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三条关系:1. 自然与社会。

    科尔施认为马克思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性,但是不能脱离

    人和社会单独考察纯粹的自然,重要的是研究自然是如何在

    人的活动中变化的。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尔施将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看做动态的概念,正因为是它是动态的,才得以成为

    社会革命的深层基础。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科尔施认为,在

    这二者的关系上马克思恩格斯将重点放在了经济基础上,这

    导致了马克思的追随者或反对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经济基

    础决定论。

    三、葛兰西的历史观

    葛兰西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实践哲学,把实践放在核

    心地位。实践哲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历史唯

    物主义。葛兰西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而不是唯

    物辩证法,他承认外界自然的先在性,把自然辩证法看做人类

    改造自然的辩证法,从而归属于历史辩证法。

    关于社会结构: 比起经济基础, 葛兰西更加关注上层建

    筑。葛兰西强调实践哲学改造意识形态的特征,他认为实践哲

    学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斗争。葛兰西还将社会结构做了新的

    划分,将上层建筑部分分为两层: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进而

    指出拥有独立市民社会的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应该首先

    取得市民社会的领导权。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看法,

    他们对唯物史观的看法主要交汇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马

    克思主义认为,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中,人将自

    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 从而把自在自然改造成人化自

    然。另一方面,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自然规律内

    化为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人在改变外部自然的同时也将

    改变人自身的自然。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人化自然,淡

    化自然的人化,这无形之中就抛弃了人的生物属性。承认自然

    界的先在性和前提性就必须承认人的生物属性对社会属性的

    先在性和前提性,因为人的生物属性是包括在自然之中的。所

    以三位学者对自然与人及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理解是片面的。

    第二个方面是对意识形态的关注。三大理论家都认为革

    命胜利的关键在于思想的革新。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

    史条件决定的。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水平已经很高,

    无产阶级队伍也十分壮大。但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被物化侵

    蚀,意识形态的物化尤其严重,人们主观上失去了反抗意识。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适时地提出

    了进行思想革新的理论是非常必要的。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

    的信中写到:“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

    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

    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

    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

    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

    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

    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