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统计工作的新的特点
统计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展。统计工作除了要继续加强传 统经济统计外,还要全面加强能源统计,服务业统计,进一步 加强社会领域的统计和监测,这必将带来统计任务成倍增加。
统计调查对象急剧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统计调查对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调查对象的逐年增加对统计资源和统计手段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统计工作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统计工作 不仅面对的调查对象多、工作量大,而且社会各界对统计 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供的信息要准、时间 要快,而且要求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信息化、网络化的 发展给统计带来了机遇,随着统计信息化的发展和统计应 用的不断深入,已经充分证明统计工作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对信息化、网络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在众多制约信息化发展的 因素当中,民众信息化意识的不到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意识上的不重视就导致行动上的缺失。只要提高了民众的 信息化意识,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就有了强有力的 保证,所以,就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利用每次宣 传机会,广泛地宣传统计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建设当中和社 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意义,广泛地向民众普及统计信息化的 相关知识,来提高全体民众尤其是机关单位各级领导干部 的统计信息化意识,提高人们提供和利用统计信息化的能 力。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宣传的大众媒体,让 更多的人们了解到统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 支持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也积极地参与到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当中。
完善管理体制。在以前的体制下,要想实现统计的 信息化是困难重重,所以要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一套至上 而下的垂直统一的管理制度。要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当中 信息网络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建设好数据中 心。所有的核心系统建设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因袭 就需要一个垂直统一的管理体制,来保证统计信息化工程 建设的经费的正常运转、标准统一和进度平衡。在现在的 一些管理体制中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统计信息化的建设, 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只有在适合的管理体制 下,才能够减少地方官员因政绩因素而干预统计数据,对 于统计信息化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要给予充分地指导。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完善统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任何的改革和建设当中,最基础的设备必然是硬件设施,正应了那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才可以保证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和改革当中能够积极拓展,不处于被动的状态。在硬件的改造上,一定要符合国家的仪器配备标准,在硬件设施完善的情况下,软件设施也要按照当下的网络技术来作出相应的配置,但是,统计信息化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技术条件和环境都不具备,软件的开发也是相对于硬件比较落后,因此要想形成行业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软件的开发也是相对缓慢,造成软件的推广和更新滞缓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培养技术人才。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的配置,都需要充足资金的支持。
鼓励统计技术创新,强化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 训。在资金的支持下,要及时更新和推广新的统计技术, 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充 分发挥科技的带动作用,任何科技都要求以人为本。因为 人正是科技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同样,在统计信息化的建 设当中,技术人员是最主要的可变因素。倘若占据先进的 设备,先进的软件实施,但是在技术人员上的配置相对落 后的话,对信息化开展和资料的利用是极大的浪费,从而 造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促进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就只 能成为一句空谈。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基 础知识的培训。通过在职培训和在职教育来提高统计人员 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要大力选拨专业人才进入统计行 业当中,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从整体上来提高统计技术和统计人员的科技水平。
制定科学的统计报表制度以及统计核算体系。一改以往的全面统计调查,压缩以前的繁琐指标体系,从而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重复统计,降低工作量,节省资源。对于指标要求及时更新,过时指标去除,科学的指标一定要及时地增添。对统计核算的方式,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作一些合理的改动,使之更为科学化。
三、结论
随着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 提高。统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 境,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数据采集、统一软件平台、数 据库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统计信息资源建设,提高 统计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使统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贾孟龙.关于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郭政琪.信息化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