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名管理法制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二是讨论通过时,地名委员会一些成员单位各抒己见,反 1.旧的机制体制导致地名管理法制法规形同虚设 复研究,拖延了时间。
一是城建规划部门在编制与实施城乡规划建设时, (3)地名管理法制法规的缺位导致地名及标志不规范
事先不与地名主管部门沟通协商,使得城乡规划与地名 一是一些地方有路无名、有名无牌、有门无号的现象 规划严重脱节。二是交通部门在规划、修建街、路、巷 严重。二是少数地名标志、安装不符合国家标准。三是个 时,事先不与地名主管部门联系,乱取街、路、巷名。 别地名标志陈旧、老化或人为和自然损坏、倾斜,没及时 三是一些商家企业在取得楼盘、道路的开发权后,为了 得到更新和维护。四是少数农村集镇新开设的住户、店 广告宣传效果和经济利益,擅自取一些崇洋、贪大、稀 铺,出现自立地名标志、自编门(楼) 牌号的现象。
奇、古怪、低俗的地名。哗众取宠,不伦不类,如“金 3.地名文化生态自身存在的问题
域观澜”“怡景花园”“世纪花园”等来势凶涌,严重 (1)一地多名
背离优秀传统文化。 一地多名是地名词中的一种同义现象,常见的有以下
2.政策法规滞后乏力导致地名管理体系无法完整建立 几种情况:
(1)地名管理法制法规缺位致使新问题没有相应的法 别称。文化悠久的城市往往有别称。如白银市又称铜
律适用解决 城,景泰县又称条山,会宁县又称会州。这些别称在非正 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第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 式场合和文学作品中使用,无关紧要,地名词典里也可以 民族文化遗产”后,2004年6月我国就启动了“地名文化遗 收录,但不能让它们都取得法定的规范地位。
产保护工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真正关于地名文化 雅俗两名共存。地名中雅俗两名共存类似于人名中的 遗产保护的法律或法规,可以为地名文化保护提供法律保 大名和小名,雅名往往用于书面语,俗名则在当地的口语 障,仅有街巷、街区、村落等地名文化资源要素作为历史文 中通行,例如:
化保护的一部分,零星散见于各类历史文化保护的法律法 车木峡( ) 扯木显
规政策文件中。就白银市而言,在法规建设方面,现行的 小口 ——焦泥湾
《白银市地名管理办法》和《白银市住宅地(区)名称及大 芦阳 芦塘湖、芦阳湖
型建筑物名称管理办法》是2003 发布的,至今已有 (2)地名中的同音、同音同形现象
13年。这些法律条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为地名管理 同音现象。我国幅员广大,地名词数量很多,和其他 提供一定的支持,但随着白银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原有的 语词一样,现代汉语地名词大多数是双音词,有限的语音 城市地名管理制度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已不再 组合要表示大量的地名,难免会出现语音偶合的同音现 适应现有的情况。现今地名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容、方法 象。例如:er shi li pu 二十里铺(靖远)、廿里铺(会
和手段都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当遇到新问题时很难找到相 宁)。汉字可以把这些同音地名区别开来,但在口语交往中 应的法律条文来适用解决,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名管理办 难免发生误会。
法中都没有涉及地名文化和老地名的保护。 同音同形现象。即重名现象。由于地理条件或历史背 再者,由于省、市级制定地方上的地名法规时需要有 景相同或相近,命名方法相同,地名中出现了“一名多 上级法规的相关条文支持,而目前国家层面上的地名法律 地”的重名现象。例如“石门”在靖远县是一个乡名(石 法规只有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该法规 门乡),在景泰县是一个村名(石门村)。又如“张 更是明显的滞后。“母法”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子法” 庄”,仅靖远就有两处。如果大小地名连着说,问题还不
的健全,最终导致了白银市地名管理体系无法完整建立。 大,但是大地名常常省略,大小地名也不一定连用,在交 在地名规划方面,白银市现有《白银城市地名总体规 往沟通中就有可能被误解,形成不便和混乱。
划》中,只有一小部分提到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力度,但 白银市政府经过多次调整,目前全市范围内县以上的 如何保护地名文化并未涉及,可以说多地名文化保护的指 重名只是个别现象,重名现象对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古 导方针,少地名保护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容易 代社会来说无关紧要,却无法适应当今的信息社会。
发生偏差。 (3)地名中的古音、方言读音、异读音(多读音)
(2)地名管理法制法规的缺位导致地名命名更名时间 古读音。语音是在不断变化的,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和
跨度太长 古代汉语有很大的出入,在语音发展过程中,口语中的古 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界对地名主管部门拟定的 音逐渐被今音所代替,而地名中的一些读音由于经常使 《地名命名、更名方案》纵说纷纭,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用,世代相因,口耳相传,没有跟上语音的演化,至今保留着早期的读音。如景泰县五佛乡的半个滩,古音“半” 要地名的规划保护工作,完善地名文化保护的有关标准规 读“bang”,今天地名中仍然读古音,而书面语和其他口 范。再次,加强新生地名的规划保护。编制实施新生地名 语交际中早己读“ban”了;景泰大部分地区的“家”,古 规划,加强新生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完善新生地名命名更名 时读为“jie”,今天地名中也仍然读古音,但在书面语 制度。新生地名的规划要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现实需
中,韵母“ie”变为“ia” 要,对城市未来需要使用的新地名要进行前瞻性规划,按 方言读音。只有官方命名的地方,如市名、县名、乡 照地名命名的基本原则,对各类地名专名通名的使用原 名才用共同的书面语来称说。而大多数地方一开始都是用 则、地名系列区块的划分、采词命名原则、道路名称规划
方言命名的。 原则进行详尽的说明。
异读音(多读音)。地名中有不少字字形相同、读音相 4.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异,如“堡”字有三种读音,景泰读“bao”(响水堡), (1)加强地名法规建设依法管理地名
泛指有围墙的聚落,这种含义在靖远一带一般读“bu” 地名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的重要途
(大堡子、中堡子、下堡子);第二种含义是“铺”,读为 径是加强地名法规建设依法管理地名。以国务院《地名管 “pu”,原为古时的驿站,每十华里设一个铺,在地形比 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依据,按 较简单的平原地带,如会宁的二十里铺古时应是“二十里 照新常态协同管理的要求,在进一步完善《白银市地名管 堡”。 目前这些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名被遗弃,确是一个深 理办法》的基础上,会同建设、规划、房管、公安等部门 刻的教训。因此,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地名文化保护不 机构,修改完善适合本地区的《地名管理条例》、《地名 能回避。我们认为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将地名管理纳 标志管理办法》、《门牌号码编码规则》、《地名命名、
入法制化轨道。 更名程序》等地方性法规文件,积极探索白银市地名文化
二、地名文化管理的法制化主要任务 管理的立法工作,尽快将地名文化保护与建设纳入法制化 地名文化法制化管理是一项严肃系统工程。因此,为 轨道,确保地名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比如,继续建 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精 立健全地名使用申报、批准制度,是使地名管理走向规范 神,更好地处理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笔 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行地名标准
者提出以下四条建议。 化和保障地名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
1.推进地名普查的规范化 (2)建立地名联席会议制度
地名文化法制化管理最基础的环节之一是地名普查, 地名联席会议制度,由地名委员会以政府的名义组织 因此地名文化的法制化管理要以地名普查为基础,普查工 召开,研究解决地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地名 作要规范开展,责任到人,要对城市地名进行全面普查, 命名、更名的议事、专家征询、论证和市民听证制度,严 规范详实地填写地名来历、涵义等信息,尽可能全面详尽 格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推行《标准地名使用证》 地了解掌握地名资源的存量,摸清地名文化的历史和现 制度,在办理建筑物、住宅区规划许可证,公安落户办 状。理清保护范围,确立保护内容,系统认定、分类,编 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都应有地名主管部门核发的《标准
撰地方志等书籍,从而有效促进地名文化管理的法制化。 地名使用证》要加强地名的规范化工作,杜绝街、路、巷
2.实施地名文化调研 命名、更名的不规范,从根本上消除无名或重名的现象。 加强地名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地名文化规律,研 坚持“先命名,后施工”的原则,从源头上解决随意冠 究地名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有计划的开展地名文化资源的 名、盲目贪大求洋、名不符实的问题。
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推出一批有价值有意义的研 (3)加大地名的监督检查力度
究成果。树立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的理念,将理论研究 要加大地名的监督检查力度,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 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为地名文化管理的法制化保护与传承提 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发动中小学生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地
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名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损毁和错字,规范地名译写和
3.制定地名文化保护规划 用字读音。同时,要强化地名执法力度,做到地名管理违 地名规划是一定时期内依据建设规划对各类地名做出 法必究。
的整体的分层次有序列的地名命名更名计划。地名规划具 有较强的前瞻性,它能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有效地克 参考文献:
服地名命名工作事后管理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而编制的地 [1] 景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景泰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
出版社,1990. 名规划是解决地名管理滞后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地名命
[2] 靖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靖远县志》[M].甘肃文化 名达到层次化、序列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所以, 出版社,1995.
编制地名规划十分重要,它是地名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 [3] 伏晓春.《古今白银·史话卷》[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
一,理应列入地名管理部门的首要的职责范围。 社,2006.
首先,将加强城市地名规划工作列为全年工作计划的 [4] 清.张敦五.《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七[M].石印本,民国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