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有效乃至高效学习的关键是发扬全体学生能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必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也无论是小学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上都应该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论是来自于智力因素层面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层面的,作为教师都必须以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的高尚情操去一丝不苟地把握好。在教育教学中,我既教过低年级数学,也教过高年级数学,近年多以中年级数学为主。
在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主动、自主、健康个性的形成等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一、让学生心中有疑问
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平时的数学教学,我们总感到教案是我们教师预设的,问题大多是我们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来的,但细细反思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即便我们的课堂中疑问深于我们的教材内容,我们也发现其疑问有着多个不当之处,有的疑问让学生不知所措,有的疑问则让学生无可施思、无需思之。存在这种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们的问题并非都是我们学生心中的疑问,因此我们必须多设计一些能使我们学生生疑的问题来。但实践又让我们深深感到:教师也是人,并非神灵,又怎么能完全设计出促使诸多乃至全体学生心中生出疑问的问题呢?这又是否就山穷水尽疑无路了呢?笔者认为还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平时的教学中我感到帮助我们的学生从自己遇见的数学问题中产生疑问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鼓励我们的学生去围绕数学现象产生疑问。这些疑问应当说多半是毫无价值性的,但那毕竟是我们学生幼稚的心灵里产生的,应该给予鼓励;这些疑问应当说有多半是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解决的,但那毕竟是我们学生引起探求欲望的基础,应当给予鼓励。
其次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为我们的学生梳理他们的疑问,把他们的疑问集中起来,看看哪些一看便知、无需动脑即能解决的,看看哪些需要动脑,再看看哪些是需要同学之间合作解决的,然后把那些较高质量的问题提交给学生小组,让学习小组予以讨论解决。应当说这些较高质量的疑问我们同样应当去鼓励,通过一个时段的设疑训练,我们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时生疑、课堂学习时生疑、课后温习时生疑。尤其在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同学们总喜欢从心中产生这样的疑问来:解决这个问题我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办法行,那样的办法也行吗?如此等等的疑问虽不能说明有什么高见,但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学生们在心中有了疑问,这说明他们已经致力于向教师挑战、向书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了。虽然心中生疑不能说明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否有效,但我们可以斗胆地说,它已经为自主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让学生手中有活做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感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解决问题的手段单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也比较单调,这样不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健康个性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克服这些单一和单调的现象,让我们的学生围绕着数学的学习活动手里试着每一个都有活儿去做。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的教师首先必须做个有心人,努力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完全可以通过我们学生的手脑并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一次听邻近乡镇一所中心小学一教师的一节数学课,那教师上的是“角的认识”,该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让学生手脑并用的流程题:9时30分,钟面上分针与时针成什么角?多少度?学生便不假思索地回答成了90度,说是直角,而且是近乎90%以上的学生这样回答。教师对此回答未加评价,而是让学生直接用直角三角板去测量。不少学生猛然醒悟,这哪是直角,分明应该是钝角呀!后来该老师顺水推舟,让学生说说从中悟出的某些道理,这堂课的精彩之处出来了。有学生说:“学习数学,动脑重要,动手也重要,而动脑加动手更为重要。”……真可谓精彩纷呈。
三、让学生视野更为开阔一些
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通过交流学生能将自己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巧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但我们平时也发现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些还只是一种形式,有些还没有进入一定的深层面(站在学生的角度),即浮于表面,其交流的质量不高。如何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质量逐步提高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高质量地交流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交流语言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同时我们在利用教材时,也可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阅读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读材料。从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看,其内容也是简洁明了的,有利于我们的学生自己去阅读,通过自读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读中悟。但教材毕竟只是教材,其内容的简洁性也给学生在读中悟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的学生也还只是学生,他们思维的跳跃能力还不够强。这就需要我们去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适时在学生读教材时进行指点,适时让我们的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取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通过交流学生能将自己在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巧过程中“想到的”说给别人听,对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但我们平时也发现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些还只是一种形式,有些还没有进入一定的深层面(站在学生的角度),即浮于表面,其交流的质量不高。如何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质量逐步提高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高质量地交流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交流语言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同时我们在利用教材时,也可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阅读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读材料。从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看,其内容也是简洁明了的,有利于我们的学生自己去阅读,通过自读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读中悟。但教材毕竟只是教材,其内容的简洁性也给学生在读中悟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的学生也还只是学生,他们思维的跳跃能力还不够强。这就需要我们去充分发挥交流的作用,适时在学生读教材时进行指点,适时让我们的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我们也深知,学生在交流中,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很要强,也很要面子,这在我们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也是显得尤为强烈的,而我们在交流中也尤其需要很好地去加以关注。新的课程强调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在交流中我们既要关注我们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对他们的举动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去呵护。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交流去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掌握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学会在交流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相互交流后获得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在交流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法使得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提高的内心状态,让学生产生具有情感的脑力劳动,让学生产生欢欣鼓舞的心情,那么,我们的教学正可以朝着有效乃至于更为高效的殿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