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学习兴趣——事半功倍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优化美术课堂的前提。我在执教中经常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声像同步,再现生活,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还可以通过投影丰富学生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记忆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得学生对学术的兴趣转化为较为持久的认同感,形成对小学美术学习的重要动力,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那么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1.“万事开头难”
新课的导入环节是组织教学中的第一步,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导入设计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今的多媒体技术已然大范围的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比起枯燥乏味的纯知识讲授,多媒体直观生动、演示快捷的优点,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满足其好奇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执教《三原色 三间色》一课时,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颜色歌》的儿歌视频,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鲜艳丰富的画面色彩,琅琅上口的音乐节奏,一下就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趁着热情,玩一波“色彩连连看”的小游戏,将与儿歌中小动物对应的颜色找出来,引出原色和间色。
2.“润物细无声”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有益于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调动儿童的情感参与。
一个良好情境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和思维以至教学效果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且有趣的情境。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和想象。不仅如此,学生很容易受到情境中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我在执教《点线面》一课时,低年级的孩子本身注意力的持久性有限,点线面的知识若是直接讲的话必然枯燥乏味,在课堂开始我就展示一段动物派对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可爱活泼的动物形象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随后,视频中弹出了一封来自于小象妮妮的求助信,原来她想请小朋友们用点线面为她设计一款新的外衣,整节课穿插了很多卡通元素,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为妮妮的设计中,最后的作品也得到了较好的呈现。
二、修炼语言艺术——开启心智
1. 甜言与我三冬暖
温暖的语言像初生的太阳,带给人无尽的舒适和惬意。有这样一个故事:罗尔·罗杰斯从小生活在一个贫民窟里,那里孩子吸毒、打架,他是贫民窟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并且后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他在小学上学时,一次从窗户里跳进教室,伸着他的小手走过讲台时,校长说:“我看见你修长的小拇指,我就知道你会成为州长。”正是校长温暖的话语,使这样一个贫民窟的孩子在他51 岁那年成为了纽约州的州长。可见,对教师而言,正确的使用语言艺术,会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和信心,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2.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1)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
我在执教一年级的《校园真热闹》时,在第一次执教时我先出示两张照片,一张人物比较少,一张人物比较多。“你们喜欢哪一幅?”的问题提出后,孩子们的观察点太散,七嘴八舌的发言还说不到点子上。在第二个班级教学时,我把问题换了一种方式,“你们觉得哪张照片”更符合我们今天的课题?如此一来,孩子们观察点马上集中在了“热闹”一词上,很快的投入到了学习中来。
(2)教学语言要灵活性
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孩子的生活阅历、学习能力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万万不可死搬硬套。
三、建立新型评价——开拓思维
1.玩转评价艺术,营造课堂期待
低年级的孩子思维以具象为主,普通的“优”“良”等第评价对于他们来说确实缺少了温度。我有一阶段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对孩子们的评价变的更具象些,更受欢迎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们玩耍的贴纸给了我答案,于是我把对学生的等第换成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贴纸,不同的形象代表着不同的评价,比如“小蝴蝶”代表着用色大胆、鲜艳丰富;“小蜜蜂”代表着学习踏实,认真;“小太阳”代表画面整洁,构图饱满……几次试验下来孩子们热情大增,兴趣浓厚,为了得到老师的“奖励”,绘画比以前更积极认真了。
2.搭建评价舞台,乐享成功喜悦
在评价的过程中,仅仅靠老师来评价是绝对不行的,更要让学生全面的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美,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我任教的中年级中,学生在评价环节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对于美术语言的运用更是丈二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在评价环节中会给孩子们提供“评价关键词”,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构思巧妙等等,这样的引导势必会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今后的作品欣赏和评价奠定了基础。
四、学科相互渗透——全面发展
1.美术与思品课的整合
学校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陶冶学生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的共同目标。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还要适时的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的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本学期我在执教《厨房》一课时,可以结合妈妈每天在厨房忙碌,辛劳的为全家人准备可口的饭菜等然让孩子们理解厨房的一角其实是家庭爱意喷发的中心,从而引出中华民族“孝于亲”的传统美德;又如,在执教《今天我值日》一课时,可联系班级的实际,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养成“爱劳动、讲卫生”
的良好习惯。
2.美术与语文课的整合
在《诗配画》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并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接着,PPT出示《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我先让学生来说一说诗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形状、颜色、位置又是怎么样的。对于一首学过的古诗,学生大部分都能准确地把握住诗中各景物的特点。然后我把学生们的回答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趁着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其他诗句,一起讨论可以表现哪些景物,具体怎么表现。我想,这样的教学处理,让学生在“说”“想”“创”中,已经奔向美术与语文学科相整合的教学目的。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成败最终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让我们一同为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环节而努力,造福于每个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的问题》,2014 年1月[2]南希. 雷. 史密斯(美)《教孩子画画》,2008 年,4期(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