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它不仅要求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还要注重实践教学,而集会计专业实训、实习和实践为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会计服务中心就是走校企合作之路,创产教融合之先举。本文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训、实习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明确建立会计服务中心的目标,最后给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实习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措施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训、实习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各高职业院校在贯彻这一建设思想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于此同时,也面临如资金不足导致实训基地存在先天不足、软硬件不配套使得购入的实训软件的使用受到限制、缺乏实际应用性强的实践性教材、实训基地开放程度不高以及实训师资短缺等问题,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和实践没有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来进行有效运行和管理,现就会计专业为例,在实训、实习和实践教学中常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实训课程与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将教学真正的融合于现代企业的核算和管理中去。其次,学生的实习与实践阶段往往都是将他们派遣到企业相应部门去实习,说的实际点就是帮他们打杂,学生在企业呆上几个月根本无法渗入到企业的实际会计核算工作环境中去。最后,另外企业性质是以营利为中心,无法辐射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来。他们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就是接收学校的委托,让少部分学生免费到企业来实习。
二、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会计服务中心的目标
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集实训、实习和实践为一体并将产学研紧密相结合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会计服务中心”。它是在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上,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资源、技术和师资的支持,以企业的运作模式来组织生产和运营。它把校外顶岗实习和校内生产性实训进行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无缝对接,完全能达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中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中做和以工作为中心的做中学,真正的实现了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教中做、做中学和学中做。通过该模式的探究,在“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上还会有新的突破,最终实现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同育人、双方共赢的战略部署,具体来讲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一)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大多还是停留在一些理论研究层面,没有把职场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入实践技能训练的策略中,没有认识到职场学习能力对实践技能的深化提升作用;也没有研究职场心理态势在实践技能训练中的重要性,这就使得研究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要想使研究更进一步,就必须全面研究实践技能训练策略,把对职场学习能力的研究、职场心理状态的关注纳入实践能力训练策略研究中,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技能训练系统。
(二)彻底弥补了实践教学的不足。学生在会计服务中心中学习和工作,改变以往的会计实践资料在学生能力培养中单项性,将学生各方面能力训练与企业连续期间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达到以创业教学为导向,从而突破以往的纯理论教育困境,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使学生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学习会计的账理知识,从而达到“做中学”的目标;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从而真正的到达了“学中做”的目标。
(三)全方位的提升高职学院的竞争力。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必然影响到高职学院的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继而影响到高职学院自身的生存发展。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会计服务中心在教学和服务当中的运行模式,实现实践教学中的内容设置、组织形式、角色转化等作用,同时也在与企业的合作和服务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这样不仅赢得高等职业学校的良好口碑,还真正提升了高职学院的竞争实力。
三、高职院校建立现代学徒制会计服务中心的具体实施措施(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的进程中,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全面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新的信息技术整合到会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发掘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情景化和信息化的结合,依据服务中心的特点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二)大力开发校企共建的特色实用课程。学校组织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标准和课程知识、选用教学模块等,企业也深度参与及配合,服务中心的根本在于双向转化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这与优化课程系统有着直接联系,把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作为核心定位会计专业针对的岗位群,并与企业实际接轨,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三)全面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按照会计业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相融、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教师需要真正具备“双师”素质,不但要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职业资格的考试动态,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壮大“双师型”教师团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有计划地安排专职教师顶岗实践,也可引进企事业单位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建立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主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理论课程通常由老师根据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以百分制的形式给出评价结果;实践课程则由老师根据课堂考勤和上交的实习资料,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受课时、设备等因素影响,学习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因此,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更应该关注学习过程,提高实际动手的效率,故需聘请行业专家到中心就具体实务进行指导,以更好地完善就业导向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曹艳平,段慧兰.高职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教育,2015(9).
[2]李建艺.会计一体化教学的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5)
[3]陶成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2(12)
[4]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翟金花.对高职会计教育中会计实验教学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6)
[6]蒋葵.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1)
[7]王祖山.会计专业集中毕业实习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
综合版,2006,(10)
作者简介:
陶成志(1975—),男,安徽安庆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专职教师,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会计师,注册管理咨询师。
重庆大学在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
夏乙(1984—),女,四川广安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 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实习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改革的研究——以高校现代学徒制会计服务中心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