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
  • “伤不起”的高三语文课堂效率

    2013年10月23日 16:31 作者:蒋带群

    蒋带群

    (丰县民族中学,江苏  徐州  221700)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高三的语文教学既要兼顾上新课,又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使自己的课堂短时高效,又能使课堂精彩纷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最初的实际教学中,我总感觉自己做得不尽人意,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和探索,我根据自己在高三任教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导致高三语文教学不出效率的几方面原因,也进行了一些改进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考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强,容易形成懈怠心理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在学生低年级学习阶段,语文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但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已经具备,对语文的重视就容易松懈下来,有些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可有可无”。但是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很多学生认为即使不用功,做题时也不会像数理化一样束手无策,因此,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容易变得懈怠,尤其是高三的学生,高考压力巨大,时间异常紧迫,而提高语文成绩短时间内似乎收效甚微,很多学生选择听之任之,有空就学,没空就不学,如何在短时间内消除这种消极学习语文的情绪,是每个高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讲评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上, “一切为了高考”的教学模式占重要的一席之地,把提高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是许多教师的教学宗旨。语文课堂教学,本应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而我之前的教学方法局限于考纲,把考纲规定的内容机械的铺陈给学生,这样的讲评课就缺乏了语文课堂应有的趣味性。事实上课堂教学模式单调,讲评缺少互动,又容易形成“核对答案”的课堂,不是“独角戏”,就是“答案PPT”,这种方法不但偏离了语文的教学目的,而且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好的提高成绩的效果。方法能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胃口。从这一点来说,教师成了厨师,教学计划成了菜单,方法成了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的烹饪艺术了。[①]能不能烹饪出上好的饭菜,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

    三、教师“统领全局”,忽视学生个体差别

    高三的复习课程由于一直在赶进度,很多时候老师担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全面带领学生复习,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指导方法。老师认为哪方面对学生重要,就让学生复习什么,对各种题型都强调得面面俱到,从头到尾都是重点,要求学生加强锻炼,而忽视了学生个体性的差别。不能否定这种做法的正确性所在,但是高三学生的水平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相应的软肋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擅长解决字音字形之类的题目,但是诗歌鉴赏方面比较薄弱,有的学生作文水平不错,但是在默写题目上却容易出现问题。教师的这种以偏概全的大一统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提高自己的弱项没有帮助,而且对于学生本已经得心应手的题型方面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针对以上出现的几种问题,我进行了长时间的尝试和探索,终于在走了不少弯路后,找到了应对的方法。

    (一)潜移默化,加强趣味锻炼

    我让学习委员每天清晨在黑板边缘写上激励人心的名句、成语或熟语,每节课前请一位学生上台做3分钟演讲、每周做一次短文摘抄和一次历史小故事的概括,如此等等,造成“处处是语文”的态势,既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一种趣味活动,又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可以无处不在。例如,文科试卷有加试题,男生爱看《三国演义》,女生爱看《红楼梦》,课余时间的教室成了大家讨论历史典故的舞台,这样在考试中往往皆大欢喜。而我鼓励大家集齐班费购买《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杂志来传阅,上面一些优秀文章既可以做作文的材料,也可以使学生锻炼的文学感悟能力,学生的水平提高了,课堂就变成了精彩的“百家讲坛”。

    (二)师生多互动,精讲加启发

    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师生师生生命展现的场所,[②]课堂是师生交往的舞台。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表现为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目的是要实现师生互动,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③]高三复习一般就是做试卷讲试卷,长时间的机械复习容易造成复习疲劳,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每日一练,练完就讲,有时就放给学生自己来讲解,这样学生自己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往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高三讲评课对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在讲试卷之前熟悉试卷内容,摸透重点,精于讲述、善于启发。这样相似的题型可以用相似的思路来解决,只要重点讲解其中有代表性的题目,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进步的舞台。

    (三)教师变统领为引导,注重以人为本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大将军”,指挥高考复习战线,学生是“士兵”,统一听从教师指导安排,这样学生被放在依附的、被管制的位置上,没有自我和主动权。[④]我指导学生在教师复习计划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相应的个人计划。这样学生既能从教师的计划中明确复习目标、了解复习动向,同时能发现自己的“软肋”所在,并进行及时补救。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如有的学生阅读理解不擅长,就分析哪类文体,看是主观表述不贴切还是理解能力欠缺;有的学生语文默写有遗漏,就多加记忆诵读,进行强化性补救;有的学生作文不得要领,就分析是审题偏差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教师的复习建议为指导,重点解决了自身的复习死角,不仅做到了心中有数,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亲身体验,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认真总结高三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在时间和经验的磨砺下,积极沿着新课程改革的导向去要求自己,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和途径传授知识,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德)希尔伯特·迈尔,岚岚,余茜(译).课堂教学方法(理论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家访.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李福灼,谢登斌.学科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