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三维教学境界
2013年8月08日 14:29 作者:赵刚赵 刚
(华侨中学,山东 青岛 266717)
摘 要:一堂语文课如果能指向终极关怀学生终身发展,那么它必定是文字的、文学的和文化的。三者高度融合濡染,应该是语文教学最高的教学境界,是语文老师应该始终具有的意识。当然,不易将三者割裂开来,因为它们本属于同一母种,是一个事物的不同层面。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大境界。
关键词:文字;文学;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文字的维度。
越来越多的语文人意识到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文字的促成,偏离了这个本质就不是
纯粹的语文。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是表达的重要媒介和载体,失去了这个依托,思想、情感就无从谈起。一个人表达时如果呈现滞涩粗糙、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的状态,那么其原因不是心理受到冲击,就是语言文字水平的限制。
高中语文教学同样不能离开这一点,只是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更有难度、更有挑战性的习得。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教学都一直比较重视字词的教学,但是往往忽略了达到“语言文字”的层面,很少或者没有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基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不良倾向。高中语文教学要力避这一点。
因为高中生具备较强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储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字积累,所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相对比较容易一些。经常性地进行这样的训练,一来绝对对各种考试有好处,比如应对仿写、写对联、主观性答题等,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为创作文学作品提供强大的语言支撑,为使他们成为一个文化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知名教授孔庆东就曾经和中学生朋友谈到如何对付语文,他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就是“大搞文字游戏,开玩笑,猜谜语,写对联,填诗词。嬉笑怒骂,激扬文字,把语言玩得山穷水尽。到那时,看语文书上的课文如同老叟戏玩童,老牛吃嫩草,什么语文考试,什么竞赛,简直不堪一击”[1]。孔教授还大力提倡背字词、背诗文。这段话的确令我们深思,无论做什么,学习语文都必须把语言文字这个硬功夫打扎实,初中与高中各有自个的方法和标准,但都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即使在紧张的高考阶段。可惜的是很多老师把学生消耗在题海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抛到一边去了。其实,进行有趣的语言文字游戏和高考并不矛盾呀,反而还能带来放松、娱乐的休闲效果呢!语言文字万万不可忽视,忽视了它就等于建筑大厦忽视了地基一样。
二、文学的维度。
什么是文学?严肃一点说,它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
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2];轻松一点说,它是用我们的语文艺术地表达思考、情感,反映生活,揭示社会;简单一点地说,它是通常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的作品。
高中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有必要追求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而文学是不可逾越的阶段。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是文学性的,它对学生心灵的滋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经典作品,习得文学鉴赏和写作的能力。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利用教材方面还不够到位,充分,致使教材的经典性和范例性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也许我们的学生能够很快速地略知一些文学鉴赏的知识,但未必肯踏踏实实地进行实际的鉴赏。这需要语文老师给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鉴赏,会有不同的发现。历经岁月淘洗的作品,总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几乎达到完美,单说它们的形式就可以写出许多篇洋洋洒洒的论文来。湖北荆州市教研室余映潮特级教师曾经提出过多次发问、多角解读的教学策略。其好处就是能帮助学生从各个维度解读作品,让学生发现更多值得咀嚼的艺术性。如果老师能够将学生从浩瀚的题海里解放出来,举一反三地鉴赏、仿写、创新,那么也许能够帮学生去完成文学作品的阅读、作文等高考题目,也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陶冶他们的情操,砥砺他们的思想,最终为他们文学能力的构建打下牢固的根基。
另外人如果具备一定的文学能力,养成文学写作的习惯,就可以在终身发展的道路上,给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从而有利于舒缓情绪,调养身心,乐观面对人生。追求文学能力并不是附庸风雅,或者追求成为专业作家,它所显现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此,即将踏入各类大学,或者奔赴社会各个层面的高中生,如果能得到语文老师带着浓烈的文学味的引领,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三、文化的维度
做个文化人,乍听很俗气,但细品却很高雅。现实生活中谁也不喜欢粗俗、野蛮的主儿。语文是母语文化,语文老师如果没有能让学生成为文化人就不能说称职了。这里笔者所指的文化人,就是能熟悉母语语言文字的编织规律,能够顺利地编写实用文,能够创作出一定水平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一根洋溢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有着铮铮铁骨,它决不像阿Q,也不像当今的那些文化投机者。
高中教材里的文章缤纷多彩,每一篇文章都应该挖掘潜在的文化内涵。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各显异彩,更不要说洋洋中华文明了。当推开文章之门的时候,我们便会和学生一起漫步在文化的光辉之下,惊叹人类和世界的伟大,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我们因领悟到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强大力量而倍感谦卑,心生敬畏之心。师生也许因为畏惧变得不断强大和异常冷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有了文化,就意味着这个人拥有了宏大的视野和气壮山河的风度
当然,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是语文课堂应该始终具有的意识,不易将三者割裂开来,因为它们从本质上属于同一母种,是一个事物的不同层面。最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老师如果仅仅成为一个教书匠,就必然注定不会很幸福;如果成为一个登临泰山、俯视天下的高境界者,那他必定会很幸福,即使他目睹了许多悲痛,所以,追求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三维境界,就是我们创造语文人生精彩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孔庆东.语文就是你这个人[J].
[2]王齐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