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03—2018.03 内106 例脑血栓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 例患者。对照组53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 例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7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 值均<0.05。观察组患者在PT、aPTT、Fbg、D-D 等血浆凝血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 值均<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促使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脑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131-01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脑血栓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脑血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脑血栓患者一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则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会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积极地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有效预防脑血栓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为了降低脑血栓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患者实施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收获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03—2018.03 内106 例脑血栓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 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3 例患者,男28 例,女25 例,年龄48—78 岁,平均年龄(58.5+3.7)岁;病程2—5 年,平均病程(2.3+0.6)年。对照组53 例患者,男27 例,女26例,年龄46—79 岁,平均年龄(59.2+3.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4+0.5)年。两组之间的各项基础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53 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3 例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实施如下:①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包括膝关节有效屈膝,卧床时保持下肢抬高的体位休息,以此来促进血液回流;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压、按摩等,以此来促进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3]。②饮食护理:告知患者要严格控制每日饮食中脂肪、盐类、糖类物质的摄入,饮食宜以低脂肪、低糖、低盐类食物为主,且要多饮水,多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帮助患者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状态[4]。③穿医用弹力袜:对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患者或者已经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穿医用弹力袜,选择与其下肢相匹配的减压弹力袜,在每天早上护理期间穿上,晚上脱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进行,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凝血指标数据以( x ? s)表示,使用t 检验;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数据以(%)表示,实施卡方检验;数据组间比较的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7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 值均<0.05。
数据如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血浆凝血指标,促使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1]王深明,武日东.规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6(01):1-3.
[2]SILVIS SM,MIDDELDORP S,ZUURBIERSM,et al.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Semin Thromb Hemost,2016,42(06):622-631.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5(01):23-26.
[4]曹艳,李珊,张晶晶,等.医用弹力袜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Meta 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8):54-56.
作者简介:冷娜(1986-),女,汉,本科,护理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干部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