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年2月16日 10:43 作者:lunwwcom赵兵娟
(通渭县第三中学甘肃定西743300)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也就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思维的目的,精心设计
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
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问;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
人所代替不了的。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
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另
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法创设思维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同
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本文
结合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探讨生物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
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
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设置问题时要抓住
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
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
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
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
预想不到的效果。
(一)通过课堂教学而巧妙的设问培养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只
会死呆地接受,不能科学地思考问题,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和智
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创造条件,启发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
(二)通过新颖灵活的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有它的广阔、灵活、敏捷性,同时又有求异性、发散
性、独创性。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通过灵活的
习题,探索解题技巧,逐渐提高分析和应变能力。一方面能让
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三)通过生物实验活跃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一
方面,生物实验以其丰富的生物对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
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另一方面,学生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深入细致观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后,在
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的思维加工过程,无疑可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加强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
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
验现象和其他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
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分析、综合能力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决定因素。教会学生正
确的分析和综合方法,能使学生能有效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
面将思维事物予以分解或与思维有关的各个部分作为整体来
思考,可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体内
细胞的物质交换”时,引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分析:(1)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
质交换的情况;(2) 内环境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
况;(3)内环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产物的情况。通
过上述对各种生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特征辨析清
楚,再加以综合概括,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和生理
功能,获得正确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
动,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三、注重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是思维形成的中间环节。教会学生抽象和
概括的思维方法,能使他们通过事物的关键特征去把握事物
间的联系和关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
利用直观教具或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产生具体想象思维,
形成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启迪、诱导学生对具体的感性认识通
过抽象概括上升到本质的整体认识。如在“生殖的种类”教学
中,教师可想逐一呈现学生已学过的有关生物生殖方式的挂
图或投影片,然后让学生对不同生殖类型进行分析对比,从中
抽出主要特征,最后进行归类。这样便可以抓住有性生殖和无
性生殖这两种生殖的本质特征:即在通常情况下有无生殖细
胞的结合。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生学会基本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常规性思维能力
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谓创
造性思维,就是打破常规,不按人们习惯形成的套路去分析问
题的一种思维模式,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由此可以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进行逆向
思维,可以突破旧框框,克服保守性和片面性,使局面豁然开
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镰刀型贫血症病因”之前,
首先提问:治疗该病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学生若只单纯从贫血
因素、红细胞变形、营养缺乏等方面去探究,将一无所获。在教
师由现象到本质、由蛋白质到RNA 再到DNA 进行了逆向推
导,讲了镰刀型细胞的成因所在,学生猛然醒悟:“镰刀型细胞
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改变它的遗
传物质。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善于运用上述思维方法
来阐述教学内容,经常启发、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
生物学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
学生真正具用受用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