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下载 ->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
  •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3年12月23日 15:07 作者:董 标

    董  标

    (射阳县耦耕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300)

    摘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备受广大初中语文老师的关注。很多老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索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本文从,,,等方面来阐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来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心理;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当前学生的现状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皇帝”、“公主”,家庭成员都围绕着他们转。唯我独尊的意识给学生带来敏感,过于自尊心的心理,往往是一表扬,他们就浑身是劲;一批评,他们就闹情绪。在课堂上,我们常遇到这种现象;有些同学问题答对了,情绪激昂;没有答对,垂头丧气。假如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语文就有了兴趣,就会爱好语文。“要我学”也就成了“我要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于向学生灌输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的很辛苦,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分析学生的心理,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同时,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初中学生害怕学习古文,更不喜欢背诵古文。比如教初一语文的老师会发现学生背诵古文的能力极差。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可以举行一些小活动,如,在班上举行了一次古诗背诵接力赛,因为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样他们就能自觉的背诵古文,从而爱好古文。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人背诵一首古诗,两组轮流进行,篇目不得重复,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准备充分,有的同学背了好几首诗,也有背的差的。有一位同学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只背了其中的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动辄就批评,而应该给予鼓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毕竟,他已经努力了,有进步了。也许那位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连这样一首简单的古诗都不会背诵。因为他积极参与比赛,为同组同学争光,你批评他,这不是给他一瓢凉水吗?那样,他的心理能平衡吗?假如表扬了那位同学抓住名句学习古诗,并且指出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这就激发了那位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又一种好方法。后来,学生注意了古诗的背诵积累,文学素养得到逐步提高。

    三、以学生为本,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课本剧,内容比较分散。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很难调动起课堂气氛,教学往往没有多大效果。如果能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活动,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学校没有条件演课本剧,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来朗读。如,在学习《<陈毅市长>选场》的时候,指定三名同学角色朗读。其中一人读舞台提示,一人扮演陈毅市长,一个扮演齐仰之先生。当然,老师可以对朗读作简要的提示,以利于朗读的成功,制造演出的效果。同学们的朗读,还真有话剧演出的气氛,某个明同学扮演陈毅市长,一句:“啥子道理哟”,模仿四川口音,真是像极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听读的和朗读的都非常专心,激超了学生阅读课本剧的兴趣,消除了对课本剧的畏难情绪。为学生学好课本剧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阅读和欣赏剧本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如何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教学中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的想法让老师感到惊讶。但,老师应该善于处理好这样问题。其实,学生“不安分”的观点,往往就是其创造力的体现。教师对其态度很重要,是积极扶持,还是予以指责,结果会截然不同。如,布置学生《石壕吏》改写成叙事散文。有位同学写差役进石壕村后,发现了杜甫,要将杜甫抓去服役。老妇人挺身而出:“你们实在要人,就让我去吧。”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他以为差役见人就抓,老翁逃走了,杜甫没有逃,肯定会被发现的,当然要被抓去服役。对此,老师无须用“情节不合理”、“瞎编”之类的话来作批评,因为那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只会循规蹈矩。假如在作文评议时,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思考的深入,他能发人之所未想,是班上的老大,值得学习。老师还可以乘机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差役发现杜甫,能抓他去服役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了。使学生最终明确:杜甫在安史之乱前曾任工部员外郎,差役是不可能抓朝迁命官去服役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效的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思考,相互促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坚持写日记

    要求学生每天写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措施,当然,每天写一篇有质量的日记是有一定的困难,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写周记,每周认真的写一篇,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每周末,学生可以将这一周的主要经历写成文章;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思想写成文章,也可以将所见所闻中,对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成文章,总之,只要能坚持下来,他们的语文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写作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老师应多研究学生自尊心强,好自我表现等心理,多表扬,多鼓励的方式,让这生对语文有兴趣,爱好语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当期,新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很多老师能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上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瑾.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

    [3]韩丽梅.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失落[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微信客服:lunww201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