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改?我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使学生学会、会学、善学、乐学的高效课堂活动就是课改。
课改初期,我发现孩子们腼腆,不爱说话,课堂上,即使有同学愿意起来说,发言也往往是条理混乱,意思含混不清,很难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主动表达的欲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则成为一句空话,课堂的温度往往是野地里烤火一边热。通过仔细的研究,我就以“课堂,让孩子们能说会道,乐于表达”为切入点,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着重训练孩子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训练重点,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
基本操作程序是:教师创设针对性的情景问题,调动好学生“说”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而完善自己的认知方式。
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同桌互“说”;对于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而对于少数表达有困难的同学则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着同学“说”。这期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准确使用语言。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会形成习惯。课堂上也就会不卑不亢,踊跃发言了。
平时我把每一节课都当作优质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因此,我们注重备课质量。做到:吃透教材、合理制定课标、备好教学手段、精心设计预习题,安排学习环节,考虑好如何导入,如何过渡、学生如何活动,学法如何指导,重难点如何突破,能力如何训练,异常情况如何应对,如何板书、小结,如何检测,如何延伸等。一切经过深思熟虑,成竹于胸才可以上课。
课堂上,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引领作用也至关重要。我们要求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说明白的不重复,教师要少讲、精讲,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梳理知识的结构,总结经验,概括规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与“学”上我们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三、四年级是过渡阶段,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了,也积累了一些自学方法,但在自学习惯上还需强化,因此我就持之以恒的指导孩子们的各项细节:记得最初时,课堂上开始自学,孩子们除了按老师教的方法预习完生字外,都面面相觑不能根据预习题自主探究课文,于是在我的带领下,当堂辅导孩子们如何预习:从声音到站姿,从如何听到怎样说,从组长如何讲解到发言人怎样概括……一言一行,一字一句,在指导的同时,也在积累着经验。课堂上,教师不能光关注课堂环节,更重要的要看看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活动的实效性,还有教师自身局限性的突破程度。对这节课的测评,可利用导学案,也可自行出题,提倡当堂检测,也可放课下。
在进行小组评价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大多数小组对末号同学不待见,老认为他们落分。经过研讨,我除了对这类学生鼓劲加油外,决定以制度抬高学困生的“身价”。展示交流时,如果回答精彩,一号同学加2 分,二号4 分,依次递增,末号同学就有可能是加8 或10 分。这样在课前预习或合作探究时,这些学困生就得到了热情的帮助,甚至出现各小组争抢的局面,“兵教兵”
得到了实现。
几年来,我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虽步履维艰,但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课改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学生也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的新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明显增大。
不仅从书本中识字,也从生活中,从各种学习资源中识字,并初步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识字量提高直接促进了学生的阅读。
中高年级学生的变化更大。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发现,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学生会收集到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学习不再只局限于一本书了,而是拓展、延伸到各个角落。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
课堂上,学生们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交流思想情感体验。教师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心里的话、自己的话。我深深感到:学生听说的能力,合作探究和质疑创新的能力提高了。我经常和同事们说:
“现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难住,学生真了不起。”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室已成为了孩子们探索的园地,课堂上学生不再是以前呆板的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蔚然成风,在有限的时间内,或质疑问难,或合作交流,或组间讨论,或挑战全班。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每个孩子都得到了锻炼。教室里少了阴冷与肃静,课堂上多了阳光和笑声。大家在互动中求知,在合作中探索,活跃的思维,大胆的展示,使孩子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