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与古希腊体育文化面面观
2014年9月20日 15:03 作者:○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长沙 410000
徐 宪
摘要:本文从历史沿革、体育理念、体育消费三个方面对中国与希腊的体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两大文明古国在体育文化方面差异的原因。并总结了两国现代体育文化现状,发展可能性等。
关键词:中国;希腊;文化;体育文化
前言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差异显著,造成中西方体育巨大差异的原因多样,但从历史角度考察,分处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古希腊都创造出辉煌灿烂而又风格迥异的文化。在体育文化方面,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种族、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等诸方面的差异致使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与古希腊体育在价值观念、运动形态和运行模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后来中国与西方体育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文选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为人们廓清对古代中国与占希腊的体育异同点的认识,而且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今中西方体育的巨大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更全面的认识西方现代体育,更客观的看待中国传统体育,更积极的综合中西方体育的优势、取长补短,促进人类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贡献绵薄之力。
一、研究内容对比
中国与希腊同为文明古国,在东西方的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其体育亚文化中,两种文明却有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用东方文化的代表,本文试对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代表希腊做简要比较。
1. 历史沿革的比较
中国与希腊的思想史趋于总爆发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5 世纪,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几乎同时在东方孕育产生时,在希腊的爱琴海边则徘徊着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公元前五世纪的世界在整体上还十分荒昧,但如此耀眼的精神星座灿烂于一时,却使后世人类几乎永远地望尘莫及。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底蕴就此奠定。
在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含中“修身”的概念里包含有初级的体育成分,即君子应修身养性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思想都没有提出类似“强身健体”或“锻炼身体”这样的概念。
古希腊是西方体育的源头,在城邦制度的支撑下,古希腊体育取得了很高成就,这尤以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斯巴达体育和雅典体育以及古希腊哲人的体育思想为最。在希腊由于海盗文化的背景影响,体育作为的辅助导致各个城邦都崇尚体育运动和锻炼,其中尤以斯巴达城邦为最。有些学者认为斯巴达城邦的尚武精神拖累了希腊文明前进的脚步,但与之相反,我认为希腊文明能保持长期的肌体健康而没有坠入衰退的深渊中去,与斯巴达这种尚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2. 体育理念的比较
中国传统哲学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传统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儒、释、道、墨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深深地渗透、脱胎于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之中,并成为其思想基础。
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天人合一”思想认识的形成完善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先哲整体化认识模式有关。《易传》云:“乾,天道也,父道也,君道也。" 由天道引出人道,把天道、地道、人道统而为一,构成了一个天人合一的世界图式。《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传统体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强身健身的同时,强调要顺应自然,依时而行。
古代希腊人崇尚人体的健美,他们欣赏追求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和优异的身体素质以及从这种健美之躯内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他们崇尚的神明也是肌肉发达、英俊潇洒、四肢匀称的。
3. 体育消费的比较
希腊现在的经济实力已远不如我国,然而其国民消费总值中体育消费占很大的比重,消费总值甚至超过了我国。我国如此大的人口基数体育消费竟然没有希腊的消费总值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人均体育消费能力的低下。与希腊比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比较了,不要说庞大的农村人口,就是拿城市人口来说,我国的城市人口,大多数人仍然停留在一年买部分运动装备的基础上。有相当一部分人,你让他一次吃饭、喝酒消费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他可以接受,但你让他一个月消费几百元参加体育锻炼,他就认为太贵了。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群体大多数仍停留在温饱水平上,也就是“物质消费”层面上而体育消费属于较高的“精神消费”层面,目前还不能达到。可是我们也看到在各种健身房、健身中心的锻炼的人增多,相应的消费值也在提高,相信再过一些年我国的体育消费人口会增加,体育消费总值也会有所提升。
二、结论
为什么奥运会产生于希腊,而中国连一个运动会都没有自源性的产生?为什么希腊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以运动为乐趣,以参与体育锻炼为乐事?为什么希腊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每个人的事而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我们则相反?又为什么我们的体育消费上不去,人们不愿意占用少量的时间来运动,并且不把这种“玩” 认为是“正经事”?我认为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回到哲学的命题上来。希腊文化中,运动是他的宗教,运动会有“神圣的名义”,他们认为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他们和他们的神一样不可战胜,这样体育锻炼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并且他们的人生观念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健康的身体开始,因此运动在他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还有健康的个体有利于种族的延续,这也很好的解决了“生死”的哲学问题。相反来看,我们的宗教更多的是看重精神,轻视肉体, 把解决“生死”的问题,寄托于“鬼、神”等虚幻的东西。因此中国就没有可能产生现代体育这样的产物,也就不可能让体育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当今我国体育观念的现状。国家正在不断加强体育工作,只有政府高度重视和全社会观念的改变,体育工作才能实现真正腾飞。
参考文献:
[1] 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毕世明主编.中国古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院出版社.1990 .
[4] 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5] 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 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
[7] 王祖爵.奥林匹克文化[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8] 易建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9] 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0] 李力研.古代中国体育与古代希腊体育比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5,(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