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思想、信念,意在促进学生健全情感及价值观的发展。语文教学无疑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借助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以及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丰富情感,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熏陶。如今,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正在广泛开展,但也在探索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实施建议,希望能够为语文素质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问题
引言
语文本身是一门带有人文色彩的学科,教学内容更是对激发学生情感产生着深重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学科特色所决定的,也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尽管遇到了诸多问题,教师仍不能停下对于情感教育有效实施方法的研究脚步,应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问题
(一)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就是借助教学内容,使学生自身的情感被带动,产生共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受到正面的熏陶和影响。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文章的解读过于生硬,盲目的追求学生理解和意见的统一。这样一来,一些个性化的想法被埋没,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也只能机械的背诵教师总结出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情感可言的,无法将语文教学的人文作用发挥出来,学生能够收获的仅仅是理论知识。
(二)教学方法限制了情感教育的效果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章,教师应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只有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下,学生的情感才能够被充分调动。但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仍旧单一,没有体现出多元性、丰富性的特点,甚至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在教学方法的局限下,情感教育的目标也不能有效的达成[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创新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的实施必须以丰富多样的方法为前提,使学生能够在多彩的学习体验下产生学习的充足兴趣与动力,为提升教学效果打好重要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情感教学时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融入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更能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转变语文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到阅读或者写作中去,带着自己的情感才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深刻体会人物以及文章描述的环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他们准确抓住文章主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其次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可以用如多媒体、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解读文章,降低他们的语文学习难度。最后教师要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用情感打动学生,感悟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比如,笔者在讲解《沁园春?雪》时,许多学生无法理解作者描述的豪迈和爱国情怀,这样的状况下笔者通过多媒体资源库为学生搜集了祖国各地的雪景资料,让学生在观看雪景的同时体会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感受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豪迈之情[2]。通过这样的视频播放,许多学生自然而然将自身情感融入视频之中,也就能体会到《沁园春?雪》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指导他们学习和阅读这篇文章,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丰富情感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丰富课堂的情感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从他们的发展和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帮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除此之外,情感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从学生情感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感悟生活,端正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3]。
比如,笔者在为学生 讲解《海底世界》这一文章时,就让他们各自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海底世界的样子,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之中,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对海洋有一定的认识,对认识海底生物充满热情。带着对海底世界的好奇之心,笔者展开了对文章的讲解,让学生逐步去认识和学习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体会到自然与人类的息息相关,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对待自然、尊重自然,做快乐的自然保护小使者,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活跃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语文知识,课堂氛围不够活跃,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情感教育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要求教师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他们感受语文知识的美妙,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质量,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比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一定要争气》时,首先为学生们设计如下情景:假如自己在一个漏风、寒冷的屋子里学习,是否还有学习的动力?再比如自己学习过程中是否放弃过难度较大的习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思考以往的种种,许多人表示如果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下自己应该是没有学习动力的,曾经放弃过许多难度较大的习题。在探讨结束后,笔者为学生讲解了童第周的科研故事,并引导他们带着“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情感阅读文章,更深入地了解童第周的奉献精神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感知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发掘情感要素、更新情感追求、升华情感标准,并且将这种情感魅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实施情感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3(9):85-86.
[2]王丽萍.让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升华[J].魅力中国,2015(5):521-523.
[3]刘梦恒.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17(8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