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英语课上的应用
2013年9月17日 14:56 作者:赵 卓赵 卓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多模态化教学这一概念是由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术语,它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主张利用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综合英语;高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多模态及多模态英语教学概念
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顾日国2007)。人们发现单一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忽视声音、图像、颜色等其他模态的话语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交际不是利用一种模式进行,而是用两种或者多种模式同时进行,如用PPT上课则是图像、文字、口语同时进行的。这种以多种交际方式产生的话语就是多模态话语。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等2010)。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仅靠某一种单模态已无法满足对学生各个感官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所以教师应该正确运用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运用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等感官模态的结合,也指教学过程中文本语言模态,图像模态,声音模态等的多模态的运用,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达到英语教与学的目的。
二、高职综合英语课堂现状
在传统教法和观念的影响下,综合英语的教学模式还远不尽如人意,教师过于重视讲解语法、解释课文以及重点词和短语,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师全盘灌输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力求面面俱到,学生也只能是被动接受。这种单模态的交流方式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学与用严重脱节,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 高职院校开设的综合英语课与本科院校的综合英语课有着一定的教学共性。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并且具有学制短,生源程度不齐,教学条件有限等客观原因,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开设的综合英语课有自己独特的性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综合文化素养不够高等不足,这也使得综合英语课堂更加沉闷无趣。但是他们也有自身的优势,如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社会实践活动多,爱好兴趣广泛等。多模态化教学正好可以充分利用高职学生的这些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高职英语教学创造条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多模态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运用多模态化教学就必须认识多模态化的教学目的,拥有与之相一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大部分高校,教室里都配备有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这些设备是多模态化教学的物质基础。现以本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所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课件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明英语教学中模态间的关系以及应用。
在多媒体授课中,作为视觉符号的图像起到了积极意义,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英语教学不应是简单的单词和语法层面的知识传授,第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也占到重要的地位。单纯的文字比较抽象、甚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可以考虑加入图像。在新视野第三册第四单元“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中涉及到五项著名的美国文化标志时,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具体的图片;如讲到“American Gothic”时,很多学生都会想到哥特式建筑,而不知道这其实是一副画时,便可通过图片的形式直接展现给学生,并对此幅画的历史和意义进行语言上的描述,学生更容易可以记录下关键信息和重点词汇。这时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就形成了非互补的关系,给予更具体形象的信息,可以吸引读者注意力和兴趣,具有人际功能。图像在课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要注意图像的构图意义在多模态语篇中主要体现,构图意义通过三个同步原则实现,即信息值、突出和框架。信息值是通过元素在构图中的放置实现的。任何特定的元素在整体中的角色取决于它被放置的位置。Kress和Leeuwen(2006)还认为,上方的是“理想的”,而置于下方的是“真实的”;中间是主导信息,边缘时受支配信息;左边是已知信息,右边是新信息。李战子把“理想的”概括为信息的理想化的或概括性的实质,因此它是信息的最显著部分。“真实的”指更特定的信息,如细节等,或者说更实际的信息。显著性是指不同元素在前景或背景中的不同位置、大小、亮度计等方面的差异,引起读者不同程度的注意。
总之,多模态教学是使多种模态共同作用体现语篇意义,增加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促使是教学交际更好地完成。但是多模态教学不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简单组合,如果过于把注意力投放在花哨的形式方面,就造成模态之间的抵消和排斥,会违背学生认知事物时一定时间只能接受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最终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理解接收所学知识,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作为教师也不能将课件作为演讲稿,照搬照读,必会出现模态之间的冗余现象,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教师和课件必为一体,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多模态教学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Kress G,Van Leeuwen 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0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C].London:Arnold,2001.
[2]顾日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