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D_二聚体(D-dinner)变化与疾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CA-15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检测四种疾病以及其治疗前后血浆中D_二聚体的含量变化。结果 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化者血浆D_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即P<0.05,但是慢性肝炎(轻度)增高不明显(P>0.05),而且不同临床分型肝炎患者之间D_二聚体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炎患者病情的加重,D_二聚体含量也不断递增。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组和脑外伤组患者血浆D_二聚体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结论 D_二聚体的检测不仅可以反映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而且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的有价值的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肝炎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指标,其作用重大。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关键词】 D_二聚体 肝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D_二聚体(D-Din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Fb)特异的降解产物,它的生成和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的有利指标。近10年来,已经建立了多种有价值的D-D的检测方法。大量研究已经充分证实了D-D在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正常人以及四种病人进行D_二聚体测定,并将其在这几种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具体阐述,并将其详细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使用CA-1500自全动血液凝固仪及配套试剂,校准血浆。取被检者静脉血,用0.109M、3.8%枸橼酸钠,1:9抗凝。3000r/min离心10分钟,测定人数总计188位,其中包括健康人68例,肝脏疾病组6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脑血栓组20例,脑外伤组18例。
(二)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x+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确定P值,比较各组资料差异的显著性。
二 结果
(一)正常对照组与肝病等血浆D_二聚体测定结果的比较(表1)
表1 血浆D_二聚体测定结果(mg/L)
检测结果由表1可以看出,各疾病与正常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慢性肝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二)肝炎疾病治疗前后血浆D_二聚体测定结果的比较(表2)
表2肝病治疗前后血浆D_二聚体测定结果(x±s,mg/L)检测结果由表2可见,除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治疗后血浆D_二聚体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其它各类型肝炎无明显变化。
三 讨论
近年来各家报道的血浆D_二聚体含量的正常值不一。有报纸称其对43例20-76岁的健康人进行血浆D_二聚体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年龄组差异较大,究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体内相对高凝状态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增高有关。本文检测正常人68例,其中40例正常人(3-50岁)D_二聚体含量为((0.119+0.088)mg/L,51-73岁的老年人28例,其D_二聚体含量为((0.137+0.11)mg/L,与相关报道的结果基本吻合。当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由于Υ链的交联,产生了包含Υ链相连的2个D片段,即为D_二聚体。由于血浆D_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其血浆含量的增高反映纤溶活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多,是反映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因此,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治疗、疗效观察及愈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肝脏疾病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其中血浆D_二聚体的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相关。本组对62例各种肝病患者进行了D_二聚体测定,发现肝硬化患者D_二聚体升高程度高于其它类型,即P<0.05。轻度慢性肝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提示在肝脏疾病中,由于肝功能受损,肝脏合成的血浆纤溶酶抑制物(2-PI)减少,致使纤溶酶(PL)活性增高,D_二聚体水平升高,且与肝炎病情轻重的程度有关。由表2我们可以得出,对于急性肝炎和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经过治疗后血浆D_二聚体有明显下降。预示治疗效果良好,可作为监测治疗肝炎疗效的指标。D_二聚体值的升高表明纤溶活性增强,可能是一种隐匿、继发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作为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指标。因此,检测D_二聚体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了解肝炎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其次,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AMI)由表1可以总结出,急性期血浆D_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升高,在溶栓治疗中,血浆D_二聚体水平继续升高,溶栓治疗4天后血浆D_二聚体水平开始降低,由此看出,血浆D_二聚体生高或再度升高和降低的过程代表了血栓形成和溶解,故此可作为溶栓成功的指标之一。因此,血浆D_二聚体测定可作为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的指标,并且是观察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
第三,目前,血浆D_二聚体在脑梗死病程中的变化及预后的关系不甚明确,本组对20例患者进行了D_二聚体的检测,由表1看出脑梗死病人血浆D_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没有明显差异,可能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释放暂时缺乏或与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增高有关,以至于纤溶系统没有立即激活。
但是脑外伤病人血浆D_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急性出血时血浆D_二聚体水平会增高。
综上所述,D_二聚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值的高低被视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动态观察患者体内D_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根据D_二聚体的测定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十分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龙建国,张会峰,郑运周,李军涛.D-二聚体异常结果临床疾病的调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7):88-89.
[2]王鸿利,王学锋,D_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71-172.
[3]丁黎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指标检测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意义[J].浙江医学, 2010(12):237-238.
[4]黄作群,覃桂芳.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医学文选,2006(3):54-55.
[5]刘德洋,刘宇.浅谈D-二聚体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5):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