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然而在其 政治家身份的掩盖之下,王安石在坊间流传的轶事更偏于 一位顽冥固执的重臣形象,世人多因对苏东坡之喜爱而忽 视了临川诗歌之成就。本文通过简述王安石广博的思想来 源,对比展示其性情与品格中的矛盾,进而从描绘山野与 感叹光阴两方面展现他的诗歌中的自然理趣,探究其矛盾 在诗歌中的化解,尝试阐明王安石后期诗歌中浑融一体的深刻思想。
一、王安石思想之来源
王安石的思想接纳博而杂,因而并不会完全承袭某一家的思想,而是风格多变,自成一体。
王安石心慕老杜,学杜诗的沉郁雄健之风,推崇杜甫 诗歌“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杜甫画 像》)的能力,表达了“推公之心古迹少,愿起公死从之 游。”的深深仰慕。他对杜诗的崇尚与学习,唤起了他诗 作中关注现实、沉郁雅健的风格,编有《老杜诗后集》。 王安石儒释道兼容,他既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作《孔 子》,推孔子之道;也与佛家思想相伴一生,早年受其父 王益的影响较深,与僧人交游,晚年诗作中更是流露出一种融合性的佛道思想。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人性论的确主要是论述有关人 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体认,王安石的人性论思想也不例 外。”王安石在《性情》一文中说道:“情之发于外而为 外物之所感,而遂入于善者乎?盖君子养性之善,故情亦 善;小人养性之恶,故情亦恶。”他的性情论看似杂乱无 章,实则自有脉络,从“性”的两个不同含义出发形成了 “性善论”和“有善有恶论”,他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是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后期,王安石的思想经历锻造浑融一体,在诗歌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深婉不迫之气”,平实浅白的语言中,化解着他思想与性情的矛盾,常常充满着和谐的自然的理趣。
二、王安石性情与品格之矛盾
王安石是一位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但他的变法理想 以及诗文理想都是倾向于理想主义的。他的性格执拗疏 狂,但却具有高尚的品格;他的性情与理智相互矛盾,于 世事也纠结异常,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 世通言》中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描写王安石在变法期 间看到百姓诉苦后的急躁心情,“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王安石对自己的变法理念和措施都极为自信,曾有 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展现了 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狂 妄自信的心理,而为人所熟知的《登飞来峰》更是表达出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叹,丝毫不在乎“浮云”所象征 的与他政见相反之人的意见。此外,他还编撰《三经新 义》,以自己的观点作为科举的“专用教材”,令当朝考生倍感头痛。
《宋史》对王安石有这样的评价:“安石性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司马光也有言曰:“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从这些评论可以见得,王安石性格上的执拗和言语中的狂妄颇遭人诟病,甚至超越了他伟大功绩带来的赞赏与敬重。但其实,王安石具有着与其言行中的脏乱和执拗完全相反的伟大人格。
王安石变法时期,苏轼因所持政见与王安石相反,曾 上书反对新政,王安石颇为恼怒。但后来苏轼因“乌台诗 案”入狱,王安石却力保苏轼,竭力劝阻神宗“安有盛世 而杀才士乎?”救下了苏轼的性命。对待妻子,王安石也 情深意切、始终如一。黄庭坚在《跋王荆公禅简》中说, “余尝熟观其风度,真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 一世之伟人也。”而苏东坡更是赞叹王安石“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三、王安石诗歌中自然之理趣
王安石的思想博且杂,这也为他的诗歌不归于常理、 不安于一家做出了解释。虽然他的诗歌看似浅俗易懂,但 其中的深意与韵味却毫不逊色,相较于他早年所作的具有 现实主义精神、表露高远志向的作品,集中于其创作中后 期的诗歌,更具有自然之理趣。在山野中行走,感光阴之 流逝,让王安石性格与品格之间的矛盾渐渐化解,表现出更多的通透与自然。
山野之理趣
王安石喜爱山,而山川也给予了他除了灵感之外更多 的人生思考,面对世间之事更迭变化,而“即事有哀伤, 山川自如故。”(《乙巴九月登冶城作》),也令他生发 出“毋为百年忧,一日已逍遥。”(《招同官游东园》)的旷达之语。
他在《两山间》中表达出对于山的喜爱,句句涉山, 赋予山以人之眷恋,“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只应身 后冢,便是眼中山。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在语言 中流露出一种于人生的通达和透彻,抒发了人与山野相惜 的自然本性。从这种山川的慰藉中,王安石也获得了更多的自然表达。
在王安石人生暮年同山川相与的诗作中,出现了一些 读来浅俗明白,但却理趣深厚的作品,如其《题半山亭壁二首》:
一
我行天即雨,我止雨还住。
雨岂为我行,邂逅与相遇。
二
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
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
此诗其一,以“邂逅与相逢”收束,不同于壮年之时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而是强调了一种机缘,一种将人生经历与佛道融会后自然流露的机 缘之说。相较于《寄丁中允》中“人生九州间,泛泛水中 木。漂浮随风波,邂逅得相触。”的人生漂泊忽遇之愉 悦,此处的“邂逅与相逢”少了一丝欢喜,多了一丝淡 然,这种山野间的“偶然之得”,更加体现了他思想的发展,也展示了王安石晚年心态的转向。
此诗其二,则以“佛即是众生”点亮全诗,顺承第一 首诗“机缘”的主题,以白俗的语言点明了凡人“顺应” 自然规律的成佛“要领”,幽默中又发人深思。此类诗 歌,已然脱去了艰深的外壳,归复平实与自然,彰显出他从自然山川中所悟得的理趣,耐人寻味,趣意悠长。
而《即事二首》其二,写云起云散,“云从无心来, 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更添上了一份 佛禅的理趣,似“参透”又未“参透”,皈依自然的同时 却又心系苍生,因而“莫觅无心处”,“纵被春风吹作 血,绝胜南陌碾成尘。”(《北陂杏花》)的现实情怀,是王安石心中无法“放下”的苍生。
光阴之理趣
王安石诗作的风格随时光流转而变换,至暮年之时, 这种感受更是通过诗歌的表达而被放大,但光阴逝去,并 没有使王安石染上萧条衰瑟之气,相反,他经历了人生的 起伏衰落之后,崇尚自然,感悟世事盛衰之中的理趣,更加表现出一种旷世与豁达。
王安石作《寄朱昌叔》云:“世事纷纷洗更新,老来空得满衣尘。青山欲买江南宅,归去相招有此身。”展现出光阴匆匆逝去,世上事物不断变化更新,而暮年的诗人剩下的仅仅是满衣的灰尘。这首诗寄寓了一种光阴逝去的喟叹,也因尾联期望“归去”的升华,惆怅中更显得洒脱。
而《示元度·营居半山园作》中又有“老来厌世语, 深卧塞门窦。赎鱼与之游,喂鸟见如旧。独当邀之子,商 略终宇宙。更待春日长,黄鹏畴清昼。”则通过“厌世” 展现了一种与俗世情景所不同的,寄寓自然、与万物生灵同趣的理想。
《新花》云:“流芳在须臾,吾亦岂久长。新花与故 吾,已矣两可忘。”此诗亦名“绝笔”,被看做是王安石 的绝笔之作。自然再次蓬勃出新鲜的生命,而“我”的生 命已然老去,岂能久长,这是诗人处于生命尽头的一种飘 忽而逝的哀伤,他用一种节制的、理性的目光注释着年华的衰却,却无法排解这种生命中自然的遗憾与哀伤。
四、结论
王安石一生心系苍生,始终未能真正离开国家与政 治,他是一位天才,思想广博而有深度,杂取儒释道各 家,但因其性格的执拗与思想品格的高尚,形成了贯穿其 一生纠结与矛盾,而在他(尤其是晚年)的诗作中,我们 能看见自然对于这种复杂思想的融合,也能以读诗品趣的 方式窥见他的一生。矛盾的化解,在王安石身上并非大彻 大悟,而是已然洞察世事之后,依然选择悲叹与遗憾,予温柔以苍生。
注释:
① 本文引用的所有未注明的诗歌皆出自《王安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文献:
宋]王安石著,秦克、巩军标点.王安石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莫砺锋.论王荆公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胡守仁.试论王安石诗[J].江西社会科学
胡金旺.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周欣宁,女,山东聊城人,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