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
2013年10月22日 16:22 作者:黄永斌黄永斌
(海门市东洲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摘 要: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本文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深化感恩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感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国家教材编写委员会的专家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着很多感恩的内容。教师在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挖掘其中的感恩因素,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要通过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教材中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中就饱含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女的浓浓深情,以及儿女对母亲强烈的报恩心理。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这首诗的时候,就要适时地向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师可以在班内组织讨论会,让学生彼此交流父母平时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的生活细节,让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讨论中进一步加强。又如教材中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但要引领学生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情怀,更要让学生体会和了解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恩心理,以及将其付诸行动的高尚品质,并引导学生由彼及己,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学生爱国诚信的思想。对于教材中的这些包含感恩意识的教材内容,教师要充分的进行外挖掘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思想观念。
二、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也是如此。初中学生受年龄和知识面所限,情感体验相对较少,而缺少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是缺乏说服力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体验教学内容的思想感情,从而对感恩教育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阅读和写作教学就是初中语文教师常采用的引领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教学手段。
教师在阅读中可以带领学生大声朗读教学中的美文,并对其中的抒发作者感恩情怀的章节或片段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浓浓情感带给他们的震撼。如教师在讲授《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引领学生对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片段进行反复的朗读,让学生通过父亲蹒跚的脚步、艰难的举止,体会父亲在生活中的艰辛和对儿子深切的关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儿子通过父亲的举动和背影,对父亲深刻的感恩之心。学生对教学美文的反复朗读,可以使其在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渲染下,将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再次升华。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记录下来,加深学生对自身情感的认识和把握。如教师在教学李白的《行路难》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要求学生围绕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思想历程,写一篇有关自己情感体验的文章,让学生感受诗人心内困顿茫然但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思想,以及遇到困难却对生活仍存感恩之心的情怀。学生通过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在思维中领悟和洞悉感恩的真谛,而且让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即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砺,也时刻以感恩的心珍惜生活。
三、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深化感恩教育
实践出真知,教师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更要给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感恩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和发芽。教师可以利用父亲节和母亲节让学生对父母进行感恩的回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告诉父母自己对他们的爱意,或者可以在卡片上写满对父母的真切情感,以及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父母体会到自己对他们的感恩之心;教师还可以利用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敬老爱老的活动,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表演节目,再给老人带去快乐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感恩回馈带给自身的愉悦享受。教师要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他们懂得尊重和感恩,学会用善意的行动和亲切的关怀去回馈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造物之美和神奇之处,让学生对自然和生命充满敬畏之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学生感恩思想的认识,让学生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和社会,从而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语文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重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仅是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苟昌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2008.
[2]王荷萍.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1,(12).
[3]李艺群.让感恩走进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J].考试周刊,2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