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酒精中毒常见于误服过量乙醇,轻者恶心呕吐,面红耳赤,烦躁不安;重者抽搐、昏迷,必须及时抢救。本组9例,经抢救后均痊愈。现将意识障碍期观察与护理录报如下:
一、临床资料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7岁,本组9例均有烦躁不安,4例昏睡,5例昏迷伴抽搐,其原因均为过量饮酒所致。
二、典型病例
例1:男,3岁,随父至饭店喝白酒加汽水三匙后,即耳赤面红,烦躁不安,诉说头痛,腹痛等症状,全身皮肤发红,尿失禁,接着人事不省,全身强直性抽搐而入院。查体:体温39℃(肛),脉搏150次/分,呼吸24次/分,面色苍白,牙关紧闭,深昏迷,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迟钝,两肺呼吸音粗,巴氏征右侧阳性。经吸氧,止痉,降低颅内压及支持等治疗和护理后,约6小时后神志转清,8天后痊愈出院。例2:患儿女性,6岁,因偷食烧酒杨梅2 0粒后即恶心呕吐,伴昏睡,呕吐物呈咖啡色,大便隐血试验弱阳性。查体:体温36℃(肛),脉搏12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7/8k p a,面色苍白,心律齐。经吸氧、止血、输液等处理后,五天后痊愈出院。
三、护理观察
小儿急性乙醇中毒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大剂量乙醇吸收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抑制并扩散到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神经元,导致生命中枢受抑制而昏迷,脑组织缺氧,酸性物质蓄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并发脑水肿。因此,对这类患儿降低颅内压是关键,同时,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亦至关重要。
(一)呼吸道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侧向一侧,呕吐物及痰液要及时清理,深部的痰液要用吸引器吸出,动作要轻。
2、牙关紧闭时,用纱布包裹的小儿压舌板放在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1、意识障碍深浅度的观察。首先确定入院时的昏迷程度,然后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神志的改变,对痛觉的刺激,观察瞳孔及角膜反射等,并详细记录。
2、呼吸的观察。文献报道,乙醇中毒昏迷时,呼吸浅而慢,应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性质、幅度的改变,并保证气道通畅。
3、体温的观察与护理。由于乙醇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发热,应每4小时测体温1次,必要时加测,体温高达39.5℃(肛)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高热患儿热退时常出汗多,应勤换内衣,但应防着凉。4、血压的观察。乙醇对胃肠道的刺激是,胃粘液分泌增加,胃粘膜充血,严重者粘膜糜烂或溃疡引起出血。急性乙醇中毒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并不多见。例2患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考虑为消化道出血,此患儿应测脉搏、血压,观察呕血便血量及性质,及时送验大便标本。
(三)烦躁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4例昏迷患儿的观察,我们认识到:若治疗及时,乙醇中毒病人从昏迷到神志转清的时间并不长,但其中有一个躁动期,烦躁不致有以下几种:(1)经治疗后,患儿两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呼吸由浅慢而转入均匀,血压正常,病人开始从小躁动变为大躁动,这是患儿神志清醒的先兆,此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a、用布制带约束患儿四肢,但要注意四肢末端血循环。b、一般忌用镇静剂,因为使用镇静剂可能使患儿大脑皮层中枢及网状结构再度受抑制,预后不良。(2)经输液、降压、利尿后,使尿量增多,膀胱充盈,患儿出现烦躁,应检查膀胱,检查小腹,使尿液排出。(3)脉搏细速,呼吸由浅慢呈衰竭状态,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患儿由大躁至停止躁动,显示病情恶化,应做好抢救准备。
四、小结
本文报道9例小儿急性乙醇中毒,其中毒均为家长保管酒类不严,致使儿童好奇偷饮,或放纵儿童过量饮酒所致,应做好宣教工作,避免暴饮误饮,以防儿童乙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