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交流活动初探
2013年12月23日 15:05 作者:次旺普赤次旺普赤
(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教育局,西藏 日喀则 857100)
摘 要:语文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前瞻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想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文技能、牢记语文基础知识,受到诗词歌赋的陶冶、优秀作品的熏陶,除了课本上的基本教学内容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交流活动;教育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教育,也面临着很多转型的挑战。学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丢失了静心阅读的神情,快餐读物充斥着经典,占据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经典需要安静,经典拒绝浮躁,所以在现实环境里,经典被“快餐”淹没,躲进历史的角落孤寂沉默。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学会在浮躁里静心阅读,多倾听前人的声音,汲取人类精华营养,做一个新世纪内心分丰富的人。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我在所带班级尝试举行了每周一堂读书交流活动课,以做初探。
内容安排:考虑到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我们开始时先进行统一的任务安排,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个性化阅读。基于这样的考虑,前期阅读内容主要是跟教材相配套的阅读资料,每人都有相关的书籍,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交流兴趣;后期以名家名作为主,学生进行自由阅读,然后相互交流。
时间安排: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我选择了每个星期五的语文课作为固定的交流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轻易更改,这样保证了我们交流活动有时间具体落实。遇到学生讨论热烈或者急需跟同学分享自己阅读快乐的情况我们灵活的选择时间帮助大家完成心愿。
交流程序:我们将全班同学分为6个小组,每周一个小组作为主讲,依次轮流。
第一步:由当班小组布置阅读内容,全班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课下自己完成阅读任务。并要求用专门的笔记本写上读书笔记和疑问,做好课上交流发言的准备。
第二部:当班小组经过全体讨论交流后选一位同学作为主讲,并要求将所讲内容做成课件进行展示。小组内主讲人必须轮流当班,不能每次都是一个人。这样有利于调动每位同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小组成员的责任感。
第三部:课堂讨论。由小组主讲人利用规定的课堂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其交流讨论内容不做严格限制,可以是阅读时的疑问,也可以是某个亮点的发现,遇到有争论的地方可以展开辩论。
第四步:由主讲人对本次讨论交流会进行总结,指出优点,点明不足。有时候也由老师做点评。
第五步:针对交流讨论内容,学生各自选择角度,写一篇文章,下星期一上交。
第六步:利用写作课让同学们将所写文章相互批改,然后老师再当堂做评讲。
第七部:学期末将同学们的优秀文章进行装订成册,分发给大家。
思考交流:
1、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显得更为重要。也许我们讨论的某些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早已忘记,但是只要他们有这种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我相信语文鉴赏能力绝对不会差。
2、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校可以让学科组将三年时间内的阅读内容进行规划,然后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行。定时定量。
3、在内容上应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而不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单方面内容。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4、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可以先进行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然后再布置阅读内容,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读作品。到了一定的阶段,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般的鉴赏方法,同时在达到一定的积累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联系自己的经历进行个性化阅读。
5、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无论是在课堂讨论中还是课后的写作,老师都应给予及时到位的肯定,让学生在鼓励的环境里慢慢成熟。如果采取批评或任其自由的方式引导,那就会让学生觉得可以这项活动可有可无,最后可能造成几个人的精彩表演,而大多数人处于观望状态,这样就达不到我们预设的效果,也不能体现教育的平等性。所以我们班上的同学不仅在课堂上能展开激烈的辩论,在文章里也能进行个性化表达,当拿到我们整理好的册子后,看着自己的文章,大家的成果尽显眼前,自然心里也很高兴。
6、读写结合。如果不能将讨论的感想及时总结记录,那么我们的讨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讨论交流后,应及时让学生记录自己的交流心得或感想,以巩固阅读交流成果。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成长的沃壤,只要我们用心耕耘,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邓四明.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初探[J].中国教研交流,2011,(11).
[2]田锦昉.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朱伟娟.初中语文单元主体化阅读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2,(64).
[4]陈军.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