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电视台
摘 要: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化,融媒体视域下的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在发声位置、情节组织及叙事表达等方面均发生了革新。基于此,本文提出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应从故事及其情节、多媒体手段、叙事框架等方面加以路径创新,以叙事出符合当下人们需求的新闻故事。
关键词:新闻叙事策略;融媒体视域;新媒体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化,融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平台及手段得到了不断地革新。也正因此,导致传统的新闻叙事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而不得不基于进行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路径创新。
一、传播媒介对新闻叙事策略的影响
有关媒介与新闻叙事的关联,迈克尔·舒德森 (MichaelSchudson) 曾认为媒介为新闻报道提供发布形式,而形式以某种规范或者框架内化在新闻叙事中,束缚及制约着对现实的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媒介融合的深化,而且也能助推着新闻叙事范式的革新。比如,早期为适应大众传播时代电报这一新媒介的发布形式,新闻叙事模式从金字塔转向倒金字塔,而后发展为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闻叙事的基本结构。此外,当下诸如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众多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新闻叙事的端口,而且机器写作、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也均用于新媒体新闻报道中,成为其创新自我报道的方式。但是值得可惜的是,纵观新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却发现此类报道仅停留在技术的运用,而未能针对技术所形成的不同传播媒介做出叙事策略的差异化。也正因此,才萌生出本文撰写的初衷,以期为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提供路径参考。
二、融媒体视域下新闻叙事策略的典型变化
(一)发声位置的多元化
传统媒体时代的记者及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主要承担着叙事的主角,且试图以第三人称的方式传达出相对较为客观、公正、权威的声音,并且此时的观众则扮演着接受者角色。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特征,而促使互联网能够为使用者营造社交互动的环境,从而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发出多个声音,形成多层次文本,并且在恰当的时刻,新闻工作者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不同发声路径与受者随时进行沟通,当然此环境下的受者也能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新闻叙事建构新的新闻事实,使得发声位置发生转变。
(二)情节组织的超线性
在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新闻主要是依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来组织内容,并最终呈现线性叙事结构,而新媒体因具有超文本特性而为当下的新闻叙事提供了超线性的机遇。
具体而言,线性叙事结构中的故事情节一般是事先预设的,并且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也相对有序,但是正因为新媒体具有超文本的特性而有效地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中的情节组织,并最终呈现多元化的情节结构,形成如棱形、蜂巢型以及钻石型等的叙事模式。
(三)叙事表达的碎片化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中,新闻以一种相对比较严肃庄重的信息文本出现,然而却在新媒体时代,因技术的更替及受众需求的变化而使得碎片化的新闻表达方式更加的流行,从而加速新闻叙事的动态化和碎片化。
三、融媒体视域下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一)故事及其情节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深化的当下,新媒体所具有的超文本特性促使新媒体叙事能够快速获取以超链接为主体的任何具有相似性的文本内容,从而衍生出以主文本为基础的叙述组合。而这在某种程度上恰巧说明,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超文本性等特征其实质在解构传统叙事符号的原始序列,革新新闻固有的基本元素符号,促使新闻故事的叙事结构得到了延伸。
比如今日头条客户端,便是采用数据库及创新算法的方式促使互动叙事模式的产生,并且以引入更为丰富的故事情节来丰富新闻文本的内涵,以增加受众对于平台的“粘度”。
(二)多媒体手段的引入
当下正处于各类传播媒介搭建融媒体平台的高潮期,为此各种媒体报道手段的丰富显得更为急迫和重要。比如,不同属性的传播媒介均可以适时地选择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及 QQ 等社交平台来增加其媒介文本的阅读量、评论量等,以提升此类文本的影响力、传播力等,新闻文本更应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政治类新闻给予受众的观感(或读感)体念多是单一的政治教化和宣传,而今完全可以使用增强现实技术(AR)、大数据技术等表现手段,促使受众体验到更加真实的新闻现场,还能接收到更为丰富的新闻内容。
(三)叙事框架的创新
媒介载体的不一样,其故事呈现的方式自然存在差异。
比如连环画是通过“画框”来叙事,而电视及电影则是通过系列镜头的呈现来叙事,因此基于融媒体视域看当下新媒体叙事,则可知叙事框架的创新迫在眉睫。尤其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新闻工作者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认识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已在快餐式的进行,为此碎片信息的提供应作为新媒体叙事框架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佳航 . 叙事变迁 : 技术驱动下的新闻表达重构 [J].
新闻与写作 ,2016(6):9-12.
[2] 霍慧娜 .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