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条件 判作用 巧解答
2013年8月17日 09:23 作者:吴坚吴 坚
(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江苏 南通 226352 )
摘 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同一道题目,若教师把题目的条件一一指出,并说明条件的作用,学生都能较好的解答;若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其结果大相径庭,会出现无从下手、考虑问题不全面、走弯路等问题。究其原因,多数是学生在分析题目时,不能找到有效的条件,不能领悟每个条件的作用,而是凭主观臆想在解决问题,导致解题受挫。众所周知,题目的条件是解题的“线索”,无论题目简单还是复杂,总是会有或明或暗的条件,只要学生认真阅读,锁定条件,仔细分析,判断每个条件的作用,必将思路大开,水到渠成。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采撷几例加以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条件;作用;解答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例1 作图题: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出∠AOB的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图1) (图2)
问题与原因:学生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受到尺规作图的影响,当作图工具变化后,不能有效的利用好题中的已知条件。
思路与分析:题目中的作图工具是无刻度的直尺其作用是画“线”;条件 OA=OB单独看不能起有效的作用,如果连接AB,则有△AOB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要想平分∠AOB就只要找到AB的中点;条件四边形AEBF是平行四边形及AB是对角线故而想到连接EF,找到AB的中点,这样问题就顺利解决了(如图2)。
例2 已知直线y=kx(k>0)与双曲线y= 交于点A(x1,y1),B(x2,y2)两点,则x1y2+x2y1的值为 ( )
A.-6 B.-9 C.0 D.9
问题与原因:学生采用的方法多是联立解析式,构造方程组,求出x 、x 、y 、y 。其结果容易出错,且费时费力,走了弯路。究其原因,是学生思维的定势,认为求图象交点,就是解解析式联立的方程组,而忽略了图象本身的作用。
思路与分析:仔细审题,画出两个函数大致图象不难发现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故而
x + x =0,y + y =0. 那么 x y + x y =-2 x y ,又x y =3.故选(A)
例3已知方程mx2-m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
A.m=0或m=-8 B. m=0或m=8 C. m=-8 D. m=8
问题与原因:学生利用△=0,错选(B);究其原因,是学生审题时只注重题目中的后半部分“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习惯性的选用△=0解答,而忽略了题目中的一个重要细节二次项系数是字母m,没有考虑其不为0,导致错选。
思路与分析: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应重新认识,该条件能得到的结论有两个:(1)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即m≠0;(2)△=0,得m=0或8. 综合上述结论,应选(D).
例4小王学习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小王连续射击了两次,两次都未击中目标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与原因:学生错解为 ,树形图:
击中 未中
击中 未中 击中 未中
学生考虑射击就两种情况——击中、未中,没有考虑题中条件“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的意义,仍按概率相等的方法画树形图,导致解答错误。
思路与分析:条件“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应理解为小王射击3次,只有一次击中目标,还有两次没有击中目标,树形图如下:
击中 未中 未中
击中 未中 击中 未中 击中 未中
未中 未中 未中 故而正解为 。
例5如图3,等腰梯形ABCD中,CD∥AB,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D=60°,点S,P,Q分别是DO,AO,BC的中点,求证:△SPQ是等边三角形。
(图3) (图4)
问题与原因:学生无从下手;本题的条件较多,图形的线条也多,学生没有头绪,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思路与分析:我们由题中的每个条件入手一个一个的分析:
条件等腰梯形ABCD,得AD=BC,AC=BD,进而可证△CAD≌△DBC,得∠OCD=∠ODC,所以OD=OC;条件∠ACD=60°,得△ODC、是等边三角形,同理△OAB是等边三角形;
条件点S是OD中点,利用“三线合一”,连接CS,得△CSB是直角三角形,同理△P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4)
条件点Q是BC中点,得SQ= BC PQ= BC;
条件点S、PF分别是OD、OA的中点,得SP= AD;
综合得,SQ=PQ=SP,从而△SPQ是等边三角形。
通过上述几个例子的分析,不难发现,只要细心审题,仔细寻找,都是可以从题目中找到条件的,每个条件都有其各自的作用,把它们起的作用融会贯通,即使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作为教师,平时在题目讲解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寻找题中条件,分析题中条件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步掌握这一解题的方法,学生不见得能把方法“言传”,但至少自己能“意会”。参考文献:
[1]徐伟建.锁定条件 “顺藤摸瓜”[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