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吃透课标,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有效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认真研读课准,确立教学目标
课标是编写《化学》课本的依据,也是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教师要对化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解读。对“内容标准”中的五个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要结合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确立课时教学目标,对学生实行分层设立教学目标。
二、搭建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应该是学生的内在动力,起着决定性的,而教师的外在动力只是只能起着辅助的作用。学生在接触化学时,许多学生对化学这门课,颇感兴趣,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好奇的表现。化学教师在激发学生化学兴趣方面,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力争排除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不利因素。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我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到学生在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元素,以及化学的基本概念等,这些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在这方面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其效果是不佳的。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持久性的教育,将有关化学的发展史,引导学生对化学家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科学家事迹,让学生清楚意识到化学在自己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化学用语的规范性,让学生明白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的通用语,不能随意代替或更换,教师在化学用语方面的识记语理解,可以采用“顺口溜”,编成小故事,小品,也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识记。
如,对化学元素化合价的识记,我自编了这样的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三二四五氮都有,二四六七锰来占,铜汞二价最常见。氟氯溴碘本是一,特殊情况为正七。”,如果学生没有记住化学元素化合价,在今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面,就没有办法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指导探究实验,获取实验现象
化学这门课是一个实验学科,教师要体现《化学课程标准》
中提出的“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这些探究活动本身就是化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全面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探究实验时,要正确认识,不是所有的实验都必须组织学生,去进行动手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安排,实验前,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实验的步骤、做法,以及进行安全教育,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化学教师做到《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去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活动和探究实验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因此,化学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探究实验,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差异,将学生合理搭配,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验。
比如,《制取氧气》这节知识的学习,教师先要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为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新物质的方法、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为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 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识化。通过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为氧气制法的探究、难点为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氧气的获得三种方式: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用一些物质反应制得氧气。对于实验制取氧气,可以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来进行实验探究。
在这个实验中,可以采取五步法引导学生做完实验:第一步“设计实验验证过氧化氢能产生氧气”;第二步“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锰是否能产生氧气给二氧化锰加热后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第四步“设计实验验证剩余的黑色粉末是二氧化锰”、第五步“设计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后是否改变的方案”。这样来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既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灵感往往来自于身边的小事,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继而创造奇迹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确过氧化氢是一种本身就可以反应放出氧气的物质。
四、学生进行评价,查漏补缺提升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也是衡量化学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新课程下化学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学习化学的结果去进行,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情况,也要看学生在化学探究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能力方面的考核。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的档案”,也可采取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或章节的测验的方式,进行评价。
总之,化学教师要“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也是我们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詹小斌;初中化学中科学方法教学策略分析[J];读书文摘;2015 年14 期
2.柳丽波;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探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 年12 期
3.杨或;“过程与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新课程(上);2015 年07 期
4.邹亚娟;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3 年02 期
5.李继红;初中化学“导学案”设计与施用初探[J];学周刊;2013 年13 期
(作者单位:四川省仪陇县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