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2014年2月26日 16:20 作者:黄银英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第三小学黄银英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第三小学
摘要:渗透式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本文从渗透式教育的概念出发,指出实行渗透式教育是小学课改的新要求。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的要求,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实施心理健康工作,把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渗透式教育的概况
渗透式教育是一种自然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要把渗透式教育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加以正确的引导,渗透式心理健康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对学校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小学生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丰富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搞好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内容。为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提供新的途径。
2.更新小学班主任的教学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改的条件下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学对转变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特殊作用。小学班主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都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都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的教学方法,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局面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使教师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让班主任以全新的视角从新看待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
3.促进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重点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是比较繁多的,从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来看,班主任的教学不仅仅要约束学生的行为,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小学班主任要面对涉世未深的儿童,就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通过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心理健康为主导的教育活动,教师通过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同时,教师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三、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对小学班主任的要求
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还要把心理健康和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1.展现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渗透性原则
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质和稳定的情绪,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就是教育最重要力量。每一个班主任都要充分认识到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努力的提升人格魅力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来构建和谐的集体氛围,充分体现渗透性原则。
2.构建和谐的集体氛围,充分体现渗透性原则
心理健康是从表面上使看不出来,受无形的环境支配,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健康的心理对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来良好的心境对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不良的心境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要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渗透性原则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至少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要发挥学科的特点,把这些特点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心理学,通过观察学生的心理特点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教材对学生运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体现渗透性原则
心理辅导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上好心理辅导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小学班主任要想上好心理课,要领悟心理辅导课的教学理念,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5.建立三维教育模式,体现整体性渗透原则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积极合作。学校和家庭在小学生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特点。保持教学方法的一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却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小生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渗透式教学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M].教育科学研究,2012.
[3]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