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际互怼语境的形成 3.实质是代际群体间话语权的争夺
“油腻中年男”的标签最开始是由著名作家冯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受众虽然拥 在微博中提出来的,随后网友纷纷在此条微博下评论 有了“说话”的自主权。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话语 点赞,与此同时网络意见领袖不断转发,推动了“油 权的使用。原因之一是由于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与其 腻中年男”的火爆。随着“中年油腻”类标签的火 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学历水平等因素相挂钩,不同 爆,网络舆论场中,又出现了反油腻的观点。至此, 群体之间想要拥有更大比重的话语权势必要进行一番
“代际互怼”与就此进行的舆论互怼开始展开。 争夺,而代际互怼中的群体标签化就是争夺话语权战 总的来说,“代际互怼”语境的形成最初由某一 役中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不同的代际群体先给某 网络意见领袖创造特定词汇,而后由创造者或受众赋 一群体贴上“符合”该群体特性的标签,然后进行大 予特殊含义并广泛使用,其中加之自媒体人、意见领 规模的使用,无形中推广了该标签的同时也给网友注 袖的推动,该“标签”引爆网络并引起代际群体间的 入了某种思维,即此群体真的具有着该标签的特性。
语言对抗,甚至这种对抗从网络蔓延至现实生活。 因此,代际互怼中所创造出来的标签不仅是一个赋予
二、群体标签化对代际互怼语境的建构 着特殊含义的词汇,更是一些注入给旁观者的思维观
1.标签名称更加物化且明确定义内涵 念,这种观念的作用力是持久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群体标签多是以群体名称命名居多,例如“90 三、如何破解代际互怼中的群体标签化
后”“女司机”“广场舞大妈”等等,而在“代际互 无论是“代际互怼”语境中的群体标签化,还是 怼”语境下的群体标签则开始向更加物化的方向转 其他语境中的群体标签化,都给社会和信息环境带来 变,如“保温杯”和形容美满生活的“猫狗双全”等 了很多问题,破解群体标签化是重中之重。
等。较以往以群体名称命名的标签相比,物化的群体 1.相关部门加强舆情引导和媒体工作的把关
标签名称一方面更加形象,另一方面更加能够切中该 相关部门要对“代际互怼”中使用的群体标签进
群体的核心特征,更加具有代表性。 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在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除此之外,代际互怼语境下的群体标签开始有了 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相关立法,填补法律空白和漏 明确的内涵定义。如“油腻中年男”,冯唐在文章中 洞。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对网络上代际群体之间的语 列举出了“油腻中年男”的十余条标准,明确定义了 言对抗和其中群体标签化的使用进行有效地舆论引 “油腻中年男”的指代含义。在此之前,群体标签的 导,加强对每个代际群体的积极事迹和正面形象的宣 含义大多是由网友们心领神会,没有在创造或广泛使 传,以消解社会对该群体的误会。
用时明确其含义。 2.媒体及新闻工作者正确确立媒体立场,正确引
2.群体标签背后体现的是群体心理 导舆论
以往的群体标签均以污名化、侮辱性的负面标签 新闻媒体一旦给新闻事件或者当事人贴上标签, 居多,被贴上标签的往往是弱势群体,其心理状态也 也就是给受众对于该事件的理解强行注入了媒体的报 以反感抵触为主,而与之相比,代际互怼语境下的群 道立场。同时,媒体还需要正确引导受众对于代际互
体心理则更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怼和群体标签化的舆论,以使得公众舆论在一个积极 (1)焦虑、不幸福感 健康的舆论场中进行。新闻工作者需坚守底线,始终 代际互怼中的群体标签能够准确戳到群体中个人 铭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防止受到利益驱使,避 的痛点和忧虑之处,并通过简洁明确的标签将这种心 免趋利心理取代真实客观的新闻工作准则。
理反映出来。以“油腻中年男”“保温杯泡枸杞”为 3.公众提高文化涵养和媒介素养
代表的中年人的标签走红,反映出中年人的焦虑及怕 作为代际群体一员的公众当被其他代际群体贴上
被社会文化“边缘化”的恐惧。 标签并不断被消费时,需要保持理性,克制情绪,避 (2)调侃、自嘲 免情绪占领理性高地,防止被恶意引导。另外其他网 与上述负面心理状态不同,某些人在面对群体标 友作为“代际互怼”中的旁观者,需要避免产生“看 签时持一种积极的态度。群体或群体中的个人主动给 官”心理,避免受到刻板印象的趋使。
自己贴上标签,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解读标签。
(3)无意识的狂欢 参考文献:
无意识的狂欢是普通网民以给自己贴上群体标签 [1] 薛深.网络场域中的群体标签化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 的“凑热闹”式的参与。这些网民并不属于代际互怼中 究,2014(12).
[2] 刘果果.后真相时代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研究[J].新 的任何一方,也不具备群体标签中的任何一个特质,却 媒体研究,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