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聋哑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了解和掌握聋哑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聋哑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调查显示,聋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伴随着心理问题同时还有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及社会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发展,而且给家庭和社会稳定埋下很大的隐患。因此,全面关爱聋生的心理健康,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寻找各方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长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许多聋生的父母是聋人,他们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意识不到孩子的心理需要引导[1],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父母的心理健康意识,父母的自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就感可以为聋生提供榜样,家长应坚持长期努力,改造不良的性格,形成自信、坚韧、果断、有成就动机的现代人性格特征,促进教育孩子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提高文化素养,减轻心理压力,教育子女成人、成才是父母应担负的责任,同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聋生的父母可能会更感到压力沉重,很可能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下,教育子女时情绪急躁,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因此,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自我减轻压力,形成宽容的家庭心理环境,循循善诱,引导聋生在心理上奋发向上;三是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聋生的家长应该注重自我素养的提高,增强自我健康教育的意识,改变不良的抚养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保证聋生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聋校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方位地渗透到聋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优化各种教育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突出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障碍的疏导,提高聋生自尊、自强、自立等心理品质,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聋校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软件建设如关爱氛围的形成、感恩氛围的建立、自强自立精神的宣传等,逐步营造人人关心、处处关爱的氛围,如开展感恩教育,要求他们懂得回馈社会、回馈亲人,学会用感恩之心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二是强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教教师不仅要用一些鲜活的例子让聋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形成道德观念,使他们走出课堂,形成道德主体意识;三是加强教师文化课课堂渗透,目前聋校面临着教材相对简单、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相对薄弱的现状,多半聋校聋生管理常是校门紧闭,也使得对聋生的课外教育辅导受限、自助感缺乏等,应有针对性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即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思维、记忆、想象的心理训练方式,来提高聋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等,运用激励手段、榜样示范方法及心理干预措施,教会聋生心理的释放技巧,使聋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社会关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聋生自我意识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质量,需要社会多部门给以积极的正面引导,防患于未然。一是管理部门如残联、民政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聋生走上社会后,残联、民政等部门能够给聋生提供就业培训与安置,但是忽略他们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聋生就业不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差。
为此,残联、民政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了解聋人的心理及社会适应状态,与聋生求学时的心理档案结合对照,找寻其心理发展轨迹,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二是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如工作与生活场所需要配备手语翻译,便于随时解决交流障碍,开设聋人心理咨询室,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随时解决心理与工作中可能潜伏的心理压力,或者与社区机构联合举办心理讲座、聋健联谊等活动,让聋人们多一些排解心理问题的渠道。
三是其他社会人员的参与,过多地或一味地“同情”和“怜悯”,只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消极心理,使他们感到自卑,缺乏自信等,从平等的角度出发,教育聋生树立自尊心,让他们感到与健全人有着同样的人格和社会地位,在与聋生交流的过程中,正视与他们的文化差异,尊重他们的手语习惯,用朋友的眼光对待他们,真正关心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真诚的关爱。
四、自我修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心理健康的自我修养是个体通过一定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
聋生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
一是目标养成法,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在每一阶段的任务或目标可以自我独立完成,也可让其他人督促完成,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养成慎独习惯;二是生活技能训练法,教会必备的生活技能,开展生活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学会一技之长,平等参与各项活动而增强自身价值感,有效融入正常人社会生活;三是加强元认知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于自身的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理解等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的自我监视,关注自身动机、情感、兴趣的形成,优化学习策略,发掘心理潜能,增强聋生对自我情感、行为的调控,培养自我知觉、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的能力,形成自我反省的性格,促进自我心理调节机制的不断完善。
架起沟通桥梁,融入文明社会。
聋哑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基础还很不牢固,尤其在情感、意志、动机、需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从而产生各种烦恼。为此,需要我们每一个健全人与他们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矫正,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家长主动参与、学校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等多种途径,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聋生的教育与将来的就业才能少走弯路,学校、社会、家庭的压力会减小,真正实现聋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霞.关于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6(11),27—27.
[2]冯年琴.聋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0):64—68.
[3]王彪,闫广辉.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0(7):22—22.
[4]欧阳仁宣.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修养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系统[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0):155—156.
[5]王雁,王冉冉,何晓,等.生活技能教育对聋生心理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8):13—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