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昌吉州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评价多年来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对煤矿工人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统一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昌吉市屯堡煤矿、开源煤矿、三屯河红星煤矿、锍矿,玛纳斯县德祥煤矿等五个煤矿的工人进行了面对面询问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7条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2.7%;3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1%;广播电视是获取肺结核信息的最主要途径(34.9%)。结论 今后在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将煤矿工人作为重点人群,把结核病知识和有关政策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不断提高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水平。
【关键词】煤矿工人 结核病 知晓率 调查
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 医药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煤矿工人的居住环境本身具有他的特殊性,所以易成为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为了解昌吉州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评价多年来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对煤矿工人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2]。2010年3月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对176名煤矿工人进行了结核病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昌吉市屯堡煤矿、开源煤矿、三屯河红星煤矿、锍矿,玛纳斯县德祥煤矿等五个煤矿的176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煤矿工人进行面对面询问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参照2010年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设计调查表,并根据煤矿工人的自身特点加以修改。
1.2.2 调查人员为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医生,均经过专业人员统一培训,根据被调查人员的回答来填写问卷。
1.2.3 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结核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免费政策等。
1.3 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选取拟分析的因素,分别予以分级和数量化。将问卷调查内容及视力检测结果统一录入计算机,建立SPSS数据库,通过计算机逻辑校对和抽样复核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79名煤矿工人参加问卷调查,填写完整并符合要求问卷176份,回收有效答卷176份、有效率为98.3%。176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5.17岁,已婚170人,未上过学7人,小学54人,初高中109人,大专以上6人。
2.2 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情况 调查176名煤矿工人,13.6%不知道肺结核病,7条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2.7%;3条主要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1%,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见表1。
表1 煤矿工人结核病防治知识单一知识知晓率
2.3 肺结核防治的态度与行为 176名煤矿工人中39.8%知道肺结核可以预防;40.2%知道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23.3%认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应该隔离治疗;61.4%认为不应该歧视肺结核病人,应多给予关怀和照顾;16.5%与往常一样对待患肺结核的同事和朋友。
2.4 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 被调查的176人中,没有接受任何有关结核病的宣传17人,占9.7%,有10.2%的人是通过聊天所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情况见表2
表2 煤矿工人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的调查情况
获得途径 接受人数 结束率(%)
报刊杂志 26 14.8
广播电视 123 69.9
大型宣传活动 42 23.9
听别人说的 18 10.2
网络 20 11.4
其他 45 25.6
3 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煤矿工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36.8%,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结核病知晓率达到60%的目标。今后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应将煤矿工人作为宣传的重点人群,以提高煤矿工人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的行为,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与应对能力,自觉参与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本次调查,就煤矿工人获得结核病知识的来源看,大多数人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相关结核病知识的。由于煤矿工人接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低,不容易主动接受结核病宣教知识[1]。建议政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煤矿工人中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依据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向煤矿工人推荐合理的卫生生活模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以此改善和提高其体质和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刘飞鹰,崔哲哲,罗丹,等.建筑工地农民工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和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3):130—131.
[2]陈玉萍,唐利红,严慧琴,等.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结核病信息认知度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5):267—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