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物流业发展研究
2018年2月26日 16:25 作者:lunwwcom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的逐步推进,物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今的物流已经具备智慧化、全球化等特点,而陕西物流业发展方式粗放、物流层次不高、信息化水平较低。“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物流业亟待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联动,实现共利、共赢、共享。
陕西物流业发展现状
社会物流总额和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双双提高。2016 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40626.61 亿元,同比增长9.6%,较去年同期提高6.0 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101.28 亿元,增长7.5%,较去年同期提高2.5 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保管及管理环节费用分别为2150.66 亿元、703.67 亿元和246.96 亿元, 分别增长6.6%、9.6%和9.6%,同比分别提高1.0、6.0 和6.0 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GDP 的比重较大。2016 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101.28 亿元,增长7.5%,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为16.2%(全国为14.9%),比2015 年提高0.28个百分点,相比与全国平均水平14.9%、欧美9% 的占比,陕西物流总体运行效率需进一步优化。
物流需求系数逐步提升。2016 年,全省物流需求系数为2.12,同比增长4.0%。从2011 年到2016 年全省社会物流需求系数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每单位GDP 的物流需求系数从2011 年的1.84 上升至2016 年的2.12,表明2016 年每产出1 个单位的GDP,需要2.12 个单位的物流总额作为支撑,同时也说明经济稳中有增对物流总额的需求有所增加。
陕西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陕西物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表现在物流成本偏高,而层次不高,信息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已然成为陕西物流业转型的瓶颈。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中,粗放式的快速发展,由于业务范围窄、技术含量低,加之市场规范增强、风险增高、利润下降,而营销能力有限,企业必然会步入困境。物流成本偏高,浪费严重。传统物流的商业模式是“货主→物流商→运营商→信息部→司机→收货人”,从发货到收货环节多,信息不透明、渠道不畅、物流速度慢,导致司机、物流商、货主等参与者的成本层层叠加。2016 年陕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率为16.18%(全国为14.9%),其中运输费用就达2150.66 亿元。物流总量小,龙头企业少,物流层次不高。陕西社会物流总量相对较小,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单一,传统运输模式仍是主流,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发展缓慢,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滞后。此外,缺乏具有强劲带动力和竞争力的行业龙头,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很难融合,对市场和资源的掌控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化滞后。对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来说,物流网络化建设正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建设明显不足。在物流企业内部,尽管建立了MRPII 和ERP 系统,但大部企业在系统功能的使用上有限,致使管理水平下降,效率低下。同时,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大都选择兼职类或非专业类人员,即物流专业性水平不高,兼具物流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员更是缺乏。此外,陕西物流企业的供应链建设缺乏整体思维,导致在系统化服务上不健全,各部分联系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陕西物流业“互联网+”应用建议物流企业的困境不在物流本身,而在没能链接供需。物流的实质是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其目的是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使得成本最低。“十三五”期间是陕西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物流企业想要解决需求和供应之间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缩短冗长的利益链条,必须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互联网的扁平化特征,改变原来供应链体系中低效率环节,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而物流企业的互联网化、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是“互联网+ 物流”行动成功的关键。这一过程中,政策的扶持必不可少。
加强“互联网+”应用,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率。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使用“互联网+”技术,将物流业技术改造升级纳入技改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鼓励企业淘汰陈旧落后、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设施设备,配置AGV、智能仓储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等智慧物流装备,提高物流仓储、运输和配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企业本身也应当主动了解并应用新技术,在仓储中推行区块链、条码技术、自动识别技术、EDI 技术、仓库智能管理等先进技术,随时掌握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做出反应,实现提前预警自动补货,减少商场库存量与空架率,完成安全仓储、精准分拣、智能配货、快速运输,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搭建综合性物流平台。加强物流业基础设施与网络设施建设,强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网络带宽,提高传输速度和准确性。在大力完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基础上,建立集商流、信息流和物流于一体的发达流通配送系统,加快解决支付安全问题,并推进支付方式电子化进程。同时,建立开放协同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平台,发布线路和网点,实现业务的信息化,增加货源和收货量,整合车货资源,节省等货、配货、调车的时间,同时通过合理匹配减少货车空载率,提高货运效率和运输过程的信息化,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形成物流智慧生态圈,满足市场的需要。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满足产业联动发展需求。政府应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保证市场需求与物流人才供应相匹配,同时,鼓励大学生从事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以及国际物流等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创业实践;企业应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互联网+”思维的深入普及,定期对员工进行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学习网。同时,企业在人才选拔方面应更重视挖掘既懂互联网技术又懂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在梳理供给侧改革和互联网+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陕西物流业存在物流成本偏高,浪费严重、物流总量小,龙头企业少、物流层次不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化滞后等问题。本文认为物流企业想要解决需求和供应之间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缩短冗长的利益链条,必须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互联网的扁平化特征,改变原来供应链体系中低效率环节,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就“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物流业如何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要加强“互联网+”应用,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搭建综合性物流平台。此外,人才培养业至关重要。(作者单位:陕西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