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水培土豆观察、对比实验活动方案
2017年9月30日 09:26 作者:lunwwcom一、活动目标
1.体会植物生长的神奇奇妙,体悟对生命的喜爱,培养对科技的兴趣。2.通过对水培土豆生长的观察和对比实验,认识水培土豆离开土壤也可生长,亲历水培土豆生长全过程,明确水培土豆的生长需要水(营养液)和适宜的温度。3.水培土豆生根、发芽、生长,并进行对比实验。学习对比实验的探究技能,深入体会对比实验。观察、记录,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交流。
二、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活动对象、人数:三年级(1)-(4)班、五年级(3)-(6)班;本校科技辅导员。
活动需求:多媒体教室、科普活动室、实验器材保管室、记录表、相机
三、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一)活动内容
本实践活动以教室(多媒体教室、科普活动室、实验室)为主要活动场所,组织3-6 年级学生进行水培土豆的观察、对比实验。观察水培土豆根、芽、茎、叶等的生长过程。对比光照强弱、水分多少等对土豆发芽、土豆生长的影响。活动中合作交流,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后期每人写出实践活动感想,制作手抄报,尝试写科技小论文。
(二)难点、重点
重点:(1)学习水培种养技能,通过对水培土豆的成功种植,认识水培土豆离开土壤也可生长,亲历水培土豆生长全过程,体会植物生长的神奇奇妙,体悟对生命的喜爱,培养对科技的兴趣。(2)对水培土豆生长的观察和对比实验,认识水培土豆的生长需要水(营养液)、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3)观察、记录,运用表格、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交流。难点:(1) 按种养计划和对比实验计划一丝不苟完成水培土豆的种植。(2)主动按时观察、记录,准确采集数据。(3)数据的整理、比较和分析。
(三)活动过程和步骤
(1)问题的提出。
五年级学生科学课做过绿豆种子发芽的试验,但绿豆发芽后存活时间短,根和叶生长不明显。水培土豆存活时间相对长很多,根系发达,根、芽、茎、叶观察效果相当明显。关于常见常吃的土豆,小学可提以下问题?土豆的历史②土豆的名称由来③土豆的根、芽、茎、叶、花、果的辨识和观察④土豆的品种⑤土豆的生长。有哪些因素影响土豆发芽生长? ⑥不用土壤,采用水培方法,自己动手,能让土豆种子生出小土豆吗? ⑦除了平常吃法,土豆还有那些创新吃法?……
(2)制定对比实验计划并实验记录。
①选择问题甲:土豆发芽生长受到水的影响吗?
分2 组,相同条件:光照、温度,各3 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土豆种子、玻璃培养皿各3个;不同条件:水。做法:实验组土豆加水,加满培养皿;对照组土豆不加水。每天观察并记录。
②选择问题乙: 土豆发芽生长跟光照有关吗? ③选择问题丙:不用土壤,采用水培方法,自己动手,能让土豆种子生出小土豆吗? ④选择其它问题。⑤三年级学生水培种养土豆,观察并记录即可,不进行对比实验。
(3)整理记录表,讨论、交流、分析。
(4)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宣传水培土豆的科学知识。
(5)把在种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写成科技小论文或报告。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1):各种原因导致不能按时观察并记录。解决预案:①分组进行,每小组6-10 人,每大组20-30 人。②每天13:40-14:00观察并记录。(此时间处于午自习与下午课中间,不会影响学生学习和学校其它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2):学生查资料会遇到困难。解决预案:①教师指导②查相关书籍③上网查。用家庭电脑、实验室电脑、多媒体教室电脑、办公室电脑。
(五)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完成活动观察记录表。整理表格和照片,分析、讨论、交流,形成结论。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宣传水培土豆的科学知识。把在种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写成科技小论文或报告。
(六)对这个活动的评价标准
水培土豆发芽成功,生长良好。种养效果好。对比实验对比强烈,效果明显。能够整理表格和照片,分析、讨论、交流,形成结论。能写出科技小论文、报告、手抄报等。
(七)活动对参与者的教育作用
通过对水培土豆生长的观察和对比实验,学生会动脑思考,动手种植,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知道水培土豆是怎样种出来的。通过活动,学生会对对比实验有更深入的体会。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体会到植物生长的神奇奇妙,体悟到对生命的喜爱,会养成对科技的兴趣。
四、申请者实施活动方案的有利条件
本地的气候、温度和海拔极其适宜种养土豆。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科普活动室作活动场地, 同时在查资料时可用里面的电脑上网查。一部分学生曾进行过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对种植有初步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本身就种植过土培土豆,深知土豆习性,种植经验丰富。本活动科技辅导员从事小学科学专职教学,参加过各种培训,例如实验员培训、科学教师国培计划等,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此外,每天13:40-14:00 观察并记录,此段时间处于午自习与下午课中间,不会和其它活动、学生学习等冲突。